作為一個視信譽比泰山還重的男人,陸四不是躲著朱由崧,而是不好意思見他。
畢竟,人家是第一個願意合作的,且簽署了合作相關檔案及備忘錄,可他陸都督褲子一拎就把人家擱到一邊,還揹著人家把潞王先弄到江南去當天子。
這事,於朱由崧而言,是非常不厚道的。
所以,心虛的陸四不想見朱由崧,至少暫時不想見他。
另外還有個麻煩是,陸四不知道要把“福政權”設在哪邊。
按道理的話,明朝有三都,南北兩京外加一箇中都。
北京淪陷,剩下兩京都可以立天子。
所以最好就是潞王在南京當天子,統轄江南、浙江、福建、廣東等地。
福王則在鳳陽老朱家祖墳當天子,統轄淮右、江西、兩湖、西南諸地。
如此局面,大體就是個勢均力敵。
誰也甭想吞了誰。
只是,問題壞在鳳陽那邊有幾萬淮西精兵在,就是把淮軍全拉過去也未必能壓制得住這幫淮西兵將,所以把福王弄到鳳陽去的話,有很大的可能是這位福天子在發現自己也兵強馬壯後,大機率會撕毀協議,翻臉不認人。
因此,鳳陽肯定不行,陸四還指著淮西兵將能服從潞政權不給他添亂,送福王過去就是自個砸自個腳。
湖廣一帶有左良玉的二十多萬兵馬在,更加不合適,餘下可供選擇的大概就是浙江和福建了。
不管是在浙江還是在福建,都必須得到東南最大實力派鄭芝龍的支援。
鄭家陸戰不行,水師力量卻是強悍,鄭家不配合的話,遠在江北的淮軍對於“福政權”的影響力就會降低,畢竟淮軍沒法越過鄭家水師同“福政權”直接掛鉤。
而且孫武進為潞王保駕護航帶去了近萬兵馬,陸四眼下又必須調集重兵北上山東、河南,他也抽不出同等軍力的兵馬保福天子到東南去。
再抽,後方淮揚就完全成了空架子。
就算潞王登基後南都同淮揚保持全天侯親密戰略合作伙伴關係,也要防著淮西那邊軍將搞“摩擦”。
這一摩擦,人家要是發現淮揚空虛的很,會不會擴大,就很難說了。
故而,思來想去,陸四決定先緩一緩福政權的建立,至少也要等他在山東扛住滿州的第一波攻勢再說。
緩立福政權也有好處,就是能讓潞政權的合法性再大一些。這樣,屁股已經在龍椅上的朱常淓更加不會讓出皇位給承序第一人福王了。哪怕崇禎的太子跑到南都,他朱淓也不可能讓位!
等到福政權設立,兩個明朝的內戰就是不可避免的。
只要他們不聯合“北伐”,打破腦袋陸四都不正眼瞧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