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武進被吊在鎮淮樓裡思過,要不這會肯定會嘀咕一句真龍之氣,與眾不同。
鄭思華、趙忠義四人肯定沒有孫武進那種天大地大不如真龍大的思想覺悟,但陸都督的這屁聲卻讓他們一直緊繃的心絃“叭”的一下鬆開了。
“你們誰還要放屁的,趕緊一塊放了...咱都是實在人,有仇報仇,別憋著使壞打咱一個埋伏啊。”
陸四很有農民出身的覺悟,屁股抬了抬將尾氣排了個乾淨。
“我沒有。”
曹元笑著搖了搖頭。
“都督別看我,我也沒有。”
趙忠義鼻子抽了抽,忍住想拿袖子捂上一會的衝動。
鄭思華和王大龍乾笑兩聲,默不作聲的將陸四夾給他們的膘給吃了。別說,這豬皮用油炸過之後還真的好吃,一點也不膩。
“咱不是那種裝腔作勢的人,屁來了就放嘛,沒什麼難為情的,大夥都是人,哪能有屁不放是吧?以後啊你們有事就直接跟咱說,別藏著噎著,咱這摞句話給你們,今兒把你們四人聚到一起,就是讓你們做好打大仗的準備。”
陸四端起酒杯示意四人幹了。
然後說自己準備建立淮軍第二鎮,這第二鎮同樣也編三個旅,番號分別是四、五、六三旅。
第四旅以小袁營這幾百人為中堅,補入淮安總兵張鵬冀部降兵1000人,再補淮安城北路軍2000人。
第五旅以寶應之戰隨侄子廣遠死戰餘生的幾百人為中堅,補入由泰州調過來的3000人。
第六旅以左潘安從揚州帶過來的3000人為基礎,再補幾百降兵。
第二鎮原先陸四是準備交給侄子廣遠的,但廣遠傷勢未愈,所以便由左潘安來指揮第二鎮。
三個旅帥分別是鄭思華、郭嘯天、陳大佐。
除鄭國華屬“外來合作戶”外,郭、陳二人都是老弟兄,那個陳大佐還是陸四的表大爺。
第二鎮先在寶應組建,整編之後立即開撥至淮安,隨同第一鎮由陸四親自指揮北上徐州。
駐防通州和泰州的程、沈集團也接到陸四軍令,以所部餘下人馬組建淮軍第三鎮,不足兵員就地招募。
揚州那邊,蔣魁、宋五、周旺等人則籌建淮軍第四鎮,陸四從北路軍抽5000人調至揚州歸蔣、宋、周等人節制。
暫時只組建四鎮,第一、第二為主力,第三、第四為二線部隊。
或者說第一、第二兩鎮主要對敵方向是北方,第三、第四對敵方向是南方。
此外,再以北路軍及部分降兵以及負傷不能上戰場的淮軍組建各縣武裝大隊、各鄉的巡兵,替換原明朝衙門的三班六房,實現淮軍對縣、鄉兩級的完全控制。
淮揚通會劉暴的一些理念與陸四不合,並且實際操作中也要考慮對淮軍支援計程車紳力量,所以陸四隻負責“武力”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