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大流寇 > 第二百三十四章 咱們要有八堵牆

第二百三十四章 咱們要有八堵牆 (第1/2頁)

小袁營當初在海州是怎麼打的清軍,簡單來說就是三步走。

第一步,拿炮轟,拿箭(銃)射。

第二步,騎兵對沖。

第三步,步兵披甲執盾上去砍。

據袁時中妹夫鄭思華說,小袁營鼎盛時袁時中就學李自成編練過一支人數千餘,但人皆有三馬的騎兵精銳。

“當時袁爺聽說海州來了韃子就帶著俺們過去,那韃子約摸三四千人,又有真韃子和假韃子...”

鄭思華口中的“真韃子”指的是清軍八旗中的漢蒙八旗,假韃子則是指那漢八旗。

王大龍在邊上補了句,說當初海州清軍裡還有幫沒有旗號的蒙古人,穿得破破爛爛,裝備很差,這幫人什麼都搶,而且每戰都衝在前頭。

陸四知道那些是滿清從蒙古諸部落徵來的搶劫幫手,比科爾沁這些和滿清聯姻的蒙古部落還要窮,所以入關後跟進了寶庫一樣兩眼放光,搶的不亦樂乎。除了外藩蒙古外,這幾次入關搶劫的清軍隊伍中還有朝鮮兵。

滿清搶劫集團的成份構造大概是真滿佔了三成,漢軍佔了四成,蒙古佔了兩成半,餘下半成是朝鮮。

越往後,漢軍成份比例越高,比如即將滾雪球變成三十萬大軍的多鐸部,真滿和漢軍比例是一比九。

崇禎年間清軍的幾次入關使得明朝雪上加霜同時,也有效緩解了小冰河對滿清的影響。

上次阿巴泰入關,陸四前世滿清就有詳細檔案,記錄了大概俘虜人口牲畜九十二萬,掠得黃金一萬二千兩、白銀二百二十萬兩。

這是弄到手帶出關的,沒到手的,被殺的,被燒的,被破壞的更多,僅山東和河北人口損失這一塊,保守估計在三百萬左右。

所以,陸四前世有批屁股極歪的人說什麼同樣小冰河,你明朝完蛋,滿清卻安然無恙,這不正證明大清制度優越於你明朝。

用淮揚人的話講,這種人就是二逼卵子。

要現在有這種人擱陸四面前,他肯定要真取大刀了。

“韃子初以為俺們是官兵,所以不把俺們放在眼裡直接打馬來衝,袁爺一聲令下,俺們用那繳獲的十幾門炮朝韃子馬隊猛轟,袁爺又親自帶騎兵和韃子對沖,兒郎們皆是不怕死.....那韃子叫俺們打怕了丟下幾百具屍體躲進了海州,袁爺說不能放這幫韃子走,俺們便把海州城給圍了,那韃子的大官嚇的給俺們送禮...”

作為海州之戰的親歷者,鄭思華於此戰的細節肯定知道甚多。

陸四聽出了三個關鍵詞——火炮、騎兵、勇氣。

要想打贏清軍,這三個因素缺一不可。

而淮軍缺兩個半。

火炮,騎兵是肯定缺的。

目前淮軍繳獲能用於野戰的火炮只有4門,所以為了解決淮軍沒有大炮的困境,這才有了那份和鄭家簽訂的火器和熟鐵佔大頭的協議,此外就是透過揚州商人想辦法從南邊購買一些虎蹲炮,儘可能在清軍南下之前組建淮軍的炮隊。

窮則想方設法穿插迂迴,達則給老子轟。

陸四當然是希望成為老子的。

誰他孃的想做孫子。

騎兵這一塊,雖然淮軍已經開始執行陸四“易步為騎”的決策,各部陸續組建了騾馬隊,使淮軍的機動和運輸能力大大提高。

但騾馬隊不能稱為騎兵,至少,軍中現在能拿出來的戰馬不到七百匹,其中大頭還是史德威部下千總曹元的那支馬隊。

真要實現騎兵對沖,以騾子、驢、馱馬為主的淮軍“騎兵”肯定幹不過人家。

最新小說: 白原記 錦朝 霓裳鐵衣曲 穿書:這些男主都很危險! 田園空間:傾城嫡女玲瓏 穿成棄妃之權傾天下 戰國紅顏妃子淚 我在明末當特工 花落人亡兩不知 羅斯君王 明末草原霸主 大燕第一世子 臣亦為俠 清陽序 這個歷史聊天群有億點怪 紅樓武狀元 大周敗家子 布衣公卿 三國麴義傳 皇上:我真的只想做平民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