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了。”紅衣女子有些不悅了。她挑了挑眉毛,瞟了店家一眼。
店家並未注意到女子表情的變化,依然認真的說:“本店規矩,最低消費十文碎銀。你若是……”
不待店家把話說完,女子拔出短劍,砍下桌子一角。掉落的木塊正好砸中店家的腳。店家這才意識到自己處境不妙了。
“你稍等,麵條馬上就好。”店家哈著腰,慌忙的離開。
隔壁一桌,坐著兩個青年。對於紅衣女子的到來,他們本不敢興趣。直至紅衣女子拔出短劍,兩人的目光鎖定了紅衣女子的短劍。
店家退下,紅衣女子收起短劍,雙手託著腮幫,眼睛望著屋外面陰天沉的天空,若有所思。
很快,店家端著一碗麵來了。
“店家,結賬。”青衣男子說。
店家把面放在女子面前,又轉向另一桌,看了看桌上的酒菜,默默的算了瞬間,說:“客官,一共十錢銀子。”
“十兩銀子?”灰衣男子提高了音量,顯然,他對於飯錢不是很滿意。他從身上摸出一些碎銀,放在桌上,說,“就這麼多了。”
店家拿起桌上銀子,數了數,只有酒資的一半。他又看了看兩個人,他們都是驕橫無禮的樣子,並且,桌子上還放著兩把長劍,想來他們都是江湖人了。
多年的經驗讓店家明白一個道理,和江湖人打交道,最好的辦法就是忍氣吞聲。雖然酒資不能要回來,可相比於性命,那點酒錢也就不算什麼了。
兩人起身,拿起桌上的長劍,起身離開。在經過女子桌旁時,兩人的眼睛都盯著桌上的那把短劍看了看,然後揚長而去。
女子不飲酒,吃完麵條,用油紙包上三個饅頭,放在包袱裡。
“老闆,結賬。”女子說。
店家過來,算了算說:“姑娘,你這五文錢。”
女子從身上摸出一些銀兩,取出五文,交給店家。店家收起錢,又看著女子,問:“姑娘,我聽你說話的口音不像是本地人啊。”
女子瞟了店家一眼,冷冷的說:“怎麼,外地人不能在你這裡吃飯嗎?”
“姑娘誤會了。我不是這個意思。”店家忙說,“你看著陰雨天,道上行人少。姑娘你這麼小的年齡,孤身一人,有些不安全啊。”
女子拿起桌上的短劍,冷笑兩聲,說:“就憑我手中的這把短劍,誰敢攔我?怕是不想活了。”
店家笑了笑,他本意是為了姑娘好。只是,人家不領情,他也沒有辦法了。當然,對於姑娘所說的大話,店家並不以為然。雖然她不會武功,可他也知道,就憑眼前這個女子,就算是從孃胎裡開始習武,也不可能是江湖高手。
當然,人都有走眼的時候,如果店家是個稍微在江湖上行走的人,如果店家聽說過最近江湖上最厲害的一個人物名叫“一點紅”的小女孩,他就會對眼前的這個人刮目相看了。
“店家,我問你,從這兒到鄆州城還有多遠?”女子問。
“還有一百里的路程。姑娘現在趕路,天黑之前怕是到不了鄆州城了。”店家說。
女子沒有搭理店家。她背上包袱,拿著斗笠,來到門口。她抬頭看了看天,天上又下起了細細的雨了。女子戴上斗笠,冒雨而行。
行了十多里路,雨勢漸大。紅衣女子戴著的斗笠不頂用了。乾脆,紅衣女子取下斗笠,她攏了攏淋溼的頭髮,前後張望,皆是雲霧繚繞,烏雲壓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