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記憶是靈魂的基礎。擁有著在連續時空片段下對物質世界持續或間斷的資訊錄入,決定著一個生靈的靈魂是否存在!
第二,靈魂與物質相關。靈魂與物質必然存在著某種聯絡,兩者之間可以相互影響,以及所謂的物質決定精神,精神干涉物質!
第三,感知決定記憶的延續,也即靈魂的延伸。惟有對外界產生感知,將外界資訊不間斷的納入產生連續記憶,才能保證靈魂的誕生與延續。”
“而這,就是我所總結出的靈魂三定律!”
林辰雄厚低沉的聲音在整個實驗室內迴盪。
道家認為靈魂是“元神”,是人與天地萬物相通的本源,透過修煉可返璞歸真,與道合一。
佛家則將靈魂視為“神識”,是輪迴的主體,強調透過修行解脫輪迴,達到涅槃。
神學家則普遍認為靈魂是上帝賦予的永恆本質,是人與神之間的紐帶,具有超越肉體的神聖性。
至於科學家對靈魂持懷疑態度,傾向於從神經科學和心理學角度解釋意識,認為靈魂可能是大腦活動的產物。
儘管各派觀點各異,但在林辰的前世,靈魂作為人類對自我超越和永恆的探索,始終是哲學與宗教的核心議題之一,因為沒有任何的客觀現象,可以直接證明靈魂的存在。
但轉生到這個混沌宇宙之中,在超凡力量興盛的大宇宙之內,靈魂卻成了任何一方天地大能走到高階時,無法避免的所遇到之物。
在經過了在修仙界漫長時間的修行後,林辰已經大概抓住這所謂靈魂的關鍵,至少以他現在修行的結果來說,【靈魂】與【資訊】,可以說是息息相關。
而這所謂的資訊,在靈魂內,就體現為【記憶】,是以才衍生出了他對靈魂理解的第一條定律:
記憶是靈魂的基礎。
在經過對元嬰化神的修行,以及對真靈的感悟,林辰逐漸把握住了一點,修士所言唯一的真靈,恐怕指的就是,在原本軀殼之內,對外界物質感知到的所有資訊,所化成的對應全部記憶。
簡單來說,所謂的真靈,靈魂,元神等一切的根本,不是什麼玄之又玄的東西,就是你在原本軀體內,所經歷之事後的所有記憶。
記憶才是靈魂的關鍵,或者說才是靈魂的根本。
當然,這個時候可能會有人說,那我倘若將自己記憶複製了,轉移到另外一個軀體之上,那世界上豈不是多出兩個我了嗎?
的確,這種情況下記憶是一樣的,可問題是,軀體是不一樣的,又或者說是承載記憶的資訊同樣是不一樣的
複製出來的軀體,資訊在轉錄的過程中,再怎麼無誤,也不可能跟原來的一模一樣,就如同世界上不可能存在兩片一模一樣的樹葉一般,只要有著變動,那就有著差異。
當群體存在著差距時,對外界的感知就會有著細微的不同,錄入的記憶也會有著細微的不同,隨著不斷發展,直到最後,會分裂成不同的兩個人。
所以為什麼修仙界中有這麼多分魂到最後反噬主體,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而也正是因為記憶決定著靈魂,所以讀的書越多,明白的道理越多,經歷的事情越多,那麼他所對應的不同閱歷就越多,靈魂也會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強大,當他做到近乎全知全能之時,就被眾人稱之為仙,譽之為神。
是以那些懵懂的妖獸魂魄如此的弱小,讀過聖賢書明悟道理的人心靈強大,參悟大道掌控天地法則的仙神驚世,沉睡在深海不可名狀的邪神無比恐怖……他們之間為什麼存在著這麼大差距,
那就是因為在他們的腦海之中,記憶的資訊量完全不在一個檔次,記錄的資訊或者說是知識越多,那麼靈魂的本質就會越強大。
倘若失去了記憶,別說凡人,就連仙神都會失去自我。
就好比如轉世失去前世記憶,就會徹底的淪落為凡俗,所以道家才說轉世的胎中之謎最為危險,一個不慎,失去了前世所有記憶,那麼仙神都會墮落成凡人。
所以至少在林辰看來,靈魂與記憶息息相關,正是因為記憶中掌握的資訊量越恐怖,那麼靈魂的本質就會越發的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