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出現異常,齊譽不由得把心給提了起來。
而且,他還下意識地朝前靠了靠,將皇帝擋在了身後。
相比齊大郎的這種大無畏精神,吳晚榮就顯得有些畏畏縮縮了。
他的站位,卻是比聖天子還要靠後了一大截,更像是被保護的物件。
突聞!
砰砰砰!
有異響傳來,且越來越近。其間,還夾雜著一些人的驚呼聲,似乎很混亂的樣子。
而就在此時,在前方暗中探查的範堯突然折返奔來,上報說道:“啟稟齊大人,前方忽有一公牛受驚失控,並朝著咱們這邊衝撞過來。”
齊譽先是一愕,旋即笑道:“剛才,咱們還在討論有關耕牛的事,卻沒曾想,居然說牛牛就到了。”
笑過了後,他又吩咐道:“既然有牛在此經過,不妨就為其讓讓道吧!”
“也好,就依卿之言!”皇帝點了點頭,同意道。
就目前來說,牛的社會地位還是相當高的,既不能屠,也不能殺。
在內燃機還沒有面世之前,牛是耕田耙地的絕對主力軍。離開了牛,農業的生產效率就會大打折扣,甚至,還會出現因無奈而造成的拋荒棄野。
故而歷朝歷代的皇帝,對於耕牛的管制,都抓得極為嚴格。
這可不是瞎說。
最有名的,莫過於是漢朝,其法令有明文規定:王法禁殺牛,犯禁殺之者誅!
也就是說,但凡是殺了牛的人,都要被判砍頭為牛償命。
由此可見,傳說中的某一大漢遛去了飯館,動不動就點上幾斤牛肉一罈老酒,那基本上屬於瞎扯淡。
想吃牛肉,幾乎難於登天!
即使是九五至尊的皇帝,也只能在大祭祀的時殺牛祭天,平日裡皆不能為。
自漢以後,對牛的禁令稍有鬆綁,一些年老力衰或是患病無治的牛,在報備了官府並得到批准後是可以宰殺吃肉的。
然而,這種鬆綁卻延伸出了另一個問題。
一些個達官貴人,總能想方設法的讓牛不是病死就是嗆死,繼而為他們的食譜新增硬菜。
這種‘合法’的不良風氣,在本朝尤甚。
先
帝爺實在是看不下去了,於是在登基之後,立即對這項法律作出了修改。
其令有說,無論是什麼樣牛,都不可以宰殺吃肉,若是殺了,人就要為其償命。即使有牛老死,其主人也不可烹飪為食。
這項政令雖然有點極端,但卻是很有效地遏制住了吃牛之風。在一定程度上,讓日愈稀缺的耕牛得到了休養生息。
瓊州雖然為自治區,但所奉行的仍是大奉朝的王法,故而在對待牛的態度上,也採用了先帝爺所定下的鐵律。
簡言之,就是殺牛者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