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奉水師‘小敗’於扶桑國的訊息不脛而走,很快就被沸沸揚揚地炒了起來。
小敗也是敗,於顏面上無光。
好在,漠北那邊的扳回了一城,要不然,對外戰將會更丟份。
“勝敗乃兵家常事,何必計較一時之得失呢?”
“陛下明鑑!”
皇帝好說歹說,總算是把這事給圓過去了,不過,卻有一人揪住不放。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都察院左都御史殷俊。
他認為,外戰代表著民族氣節,怎能不計較呢?敗給誰都可以接受,唯獨扶桑國不行!
哼,堂堂的皓月之明,難道壓不住燈頭之火,把仗打成這樣,還要不要臉了?
簡直就是恥辱!
兵部老尚書被他罵得是老臉通紅,氣得兩眼翻白,幾乎要背過氣去。
不過,待他緩過勁來之後,立即作出了反唇相譏:“殷大人,你為何如此憎恨扶桑?莫非,你曾遭受過該國人的凌辱?”
這……哪壺不開提哪壺!
眾所周知,殷俊在入仕前曾有過一段被倭寇劫持的經歷,後來是被其舅花錢相贖,這才保住了性命。
而這件事情,也被他視為是人生中的唯一汙點,至死都不想提。如今,卻被別人拿出來當眾嘲諷,這就如同是揭開了傷疤再撒鹽,換誰都會難以忍受。
殷俊於惱羞成怒之下,直接架起了彈劾大炮,準備發飆。
“敗於扶桑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們兵部不僅不予反省,反而依舊如前的夜郎自大,如此不思悔改,日後必會重蹈覆轍,一敗再敗!”
“殷大人,你怎麼可以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呢?”
“威風?你覺得咱們現在,還有威風可言嗎?”
“你……”
兵部尚書被他駁得臉色發窘,支支吾吾、甚是尷尬。
他強讓自己鎮定下來,發出反問道:“殷大人,你開口反省閉口反思,那我問問你,你覺得咱們哪個地方做的不對?”
殷俊不假思索道:“殷某認為,咱們敗於扶桑的根本原因,乃是因為決策失誤所致!”
什麼?決策失誤?
這話一出,直接把所有人都給驚呆了,不僅僅是大臣們,就連玉階上的皇帝都不禁龍軀一震。
殷俊卻是絲毫不理會別人的異樣眼光,仍自顧自地開炮道:“事實已然證明,外洋人的火器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厲害,於戰場上並無優勢可言。也就是說,咱們這採買的錢,算是白花了。”
雖是舊事重提,但卻有理有據,令人無法反駁。
重要的是,當下結果已出,再去強加掩飾,反而會顯得欲蓋彌彰。
殷俊環望了幾眼,繼續道:“當初那些個諫言此事的人,現在怎麼不說話了?莫不是,你們從中謀到了什麼好處,繼而數典忘祖地反幫著洋人說話?”
這話……
可不是一般的難聽呀!
尤其是他那句數典忘祖,直接惹來了幾個貌似被踩了尾巴的大員的聯合圍攻。
嗡嗡嗡!
霎時間,朝堂上就變成了一鍋關東煮般的大亂燉。
“咳!!”
突然,皇帝睜開了眼睛並敲了敲聖案,示意大家肅靜下來。
而眾人在怔了幾息時間之後,也都很配合地閉上了嘴巴。
“嘗言,勝敗乃兵家常事……”
“咱們又豈能因一時之小挫而否定所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