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僅知道,她是死於蘇氏之手,還了解到,此事乃是由前胡皇后的倒戈所致。若不是這樣,那蘇氏也絕不會拿到相關的證據。
不過,現在木已成舟,說什麼也都晚了。
隨著太皇太后的崩逝,他們這些所謂的豪族也跟著走向了沒落。
這一切,全都要歸咎於前任的胡皇后,若不是她的臨陣倒戈,太皇太后一脈何至於此?
所以,必須要報仇。
且,還要計劃未來的生存之策。
於是,以嶽四先為首的這一波人,就聚在了一起,討論對策。
這個時候,衛增提出了自己的建議:豈不聞,申生在內而亡,重耳在外而安?
他覺得,若不及時離來京城,早晚都會死於的蘇氏之手,與其這樣等死,還不如在外培養一些勢力,以為長久的立足之地。
這番高論,立即得到了其他人的一致響應,並達成了共識。
大方向是有了,還需要敲定一些細節。
而此時,耳朵靈通福建巡撫高明為他們拋來了橄欖枝。言,願為他們提供相應的庇護之所,但作為交換,以嶽四先為首的勢力集團,必須向其支付高額的錢財算作回報。
這條件合理,完全可以接受。可是,這錢又從哪來呢?
這琢磨來琢磨去,似乎也只有走私買賣最為靠譜了,來錢快呀。
那麼問題來了,去哪個地方走私好呢?
這還用問?
自然是選擇放開海禁的瓊州了。
善!
在定下來了這事之後,嶽四先立即派遣衛增潛入瓊州,去那裡打個頭炮。
具體計劃為,令他以開設青樓作為幌子,然後在暗裡操作回易。再之後,衛增就拉到了的海大龍作為內應,共謀利益。
之所以選擇青樓,這也是有原因的。
嶽四先可是聽說了,齊譽此人一不納妾,二不好嫖,看起來很不近女色的樣子。以青樓作為幌子,應該能夠最大程度的避開他的關注。
除了這些之外,還要尋機報復胡皇后一脈。她是被處死了,可她的女兒還活在世上呢!
此女不除,實在難出心頭之惡氣。
這,就是為什麼要滅殺木子青的真正動機。
至於之前的鐵軌破壞案,純屬是一時興起。衛增的想法非常簡單,他就是想故意地製造一番混亂,然後再審時度勢,以求趁亂出貨。
可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那輛列車居然有驚無險地停了下來,並沒有造成混亂和傷亡,實在是有些太失算了。
在聽完了這些之後,齊譽不禁一嘆,心道:記得之前,殷俊曾特地叮囑自己說,千萬莫讓京城裡的坤極易主風波燒到瓊州。而自己,也是千般注意、萬般小心,卻沒曾想,終究還是沒有避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