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皇帝問得這事實在推無可推,也只得拿先生出來擋一擋了。
於是,齊譽便道:“啟稟陛下,此事的緣由出自於家師孟嵐山臨走前的叮囑。他曾言,兵部尚書張程東和趙王的關係比較密切,這其中很有可能藏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因此,微臣便早早有了警覺,在陛下御駕親征離京之後,臣便讓府中的擅武家丁童延火在暗裡觀察張府的動向,卻不料竟然真有發現。”
皇帝恍然,鄭重地點了點頭。
當年,孟嵐山假借請丁憂被先帝安排潛伏在了永川府,這件事情自己是知道的,其目的就是為了監視藩王們。而趙王和永川王屬於一派,他能在暗裡注意到趙王的動向,也在情理之中。
此事可信!
想到此,皇帝頗為複雜地一嘆,道:“朕沒想到,他這個尸臣居然這麼忠心,也罷,就看在這十萬兩銀子的份上,朕就饒恕了他吧。”
饒恕?
這個詞雖然是貶義的,但這其中的寓意卻令人感到安心和欣喜,總得來說,這是一件大大的好事。
沒想到,自己無意之間的甩鍋,居然恰巧幫了先生一把。
靜了片刻後,皇帝莞爾一笑,轉了話題說道:“朕封了你個四品官,還算滿意吧?”
瞧這話問的,誰敢說不呢?
與其說這樣詢問,還不如說那十萬兩銀子和這個四品官匹不匹配。
不過想歸想,說歸說,不可失去了好看的面子。
齊譽忙道:“對於陛下的恩典,微臣一定銘記五內,以後定會更加地嘔心瀝血,以為陛下排憂解難。”
排憂解難?
皇帝的第一反應居然是想到了銀子!
好像真是哦!
想到此,君臣二人不禁互相了一眼,同時掛起了心照不宣的微笑。
而後又聊了一會兒,終於扯到了燕王的話題上。
當然,這是齊譽故意引導所致,在他的想法裡,若不把那個罪魁禍首給正法了,心裡實在憋屈。
這一次,皇帝選擇了坦然面對,並沒有再回避這個話題。
是的,他已經想好了對策。
“朕打算給他建一座‘感恩居’,讓他在裡面吃好的、喝好的、睡的好,甚至,有求必應,無限地滿足他的要求!”
感恩居?
這不是在故意諷刺他嗎?
齊譽算是聽明白了,皇帝這是故意做出一副以德報怨的姿態,以此來堵住悠悠眾口,至於實情,相信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
不過,齊譽卻不反對,甚至還有些竊喜。
為什麼呢?
這麼說吧,如果是把燕王貶為庶人,他可能還有活路可走;如果單是這樣富養著,他絕對活不長久,因為,皇帝是敢公然喊出那三不的明君,他不可能去做窩囊人。
齊譽在暗裡思量了一番之後,得出了這個結論。
為了能夠一窺究竟,齊譽趁機求了一句:“陛下,待那座感恩居建造完畢之後,微臣想去裡面瞧瞧,看看傳說中的燕王爺到底長什麼模樣。”
不料,此句正中了皇帝的下懷,只聽他道:“不光是你,朕也很想過去看望看望他。既然這樣,到時候你就跟著作陪吧。”
齊譽大喜,道:“多謝陛下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