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聽,那太和殿內傳出了一道悠揚的聲音。
是的,皇帝開了金口了。
那聲音的音量雖然算不上大,但在那大殿的擴聲之下卻也能傳得很遠。
在這個相對安靜的環境中,每個官員都能聽得清清楚楚。
“其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自朕登基以來,大興文教,善待民生……”
果然,皇帝先從總結過去開始說起,熟悉的感覺,熟悉的味道。
毫不意外!
不過,這一次,大臣們卻是猜錯了。
皇帝說著說著,語氣居然逐漸激昂起來,而且,話題也由賀喜之詞扯向了政務方面。
就他那口吻,已經不再像是新年賀詞了,更像是討伐用的慷慨檄文。
什麼情況?
你說這大過年的,搞這麼厲色幹嘛?
怪嚇人的!
群臣們無不深感詫異,甚至還有些驚懼,最後索性全都閉上眼睛,在暗裡揣度著天子的用意。
皇上這是在表達什麼呢?
猜猜看?
莫非,他是想趁著這個機會,給天下之人來表個態?
或者,他是故想公開的展露一下自己的政治抱負?
繼續聽……
“朕雖不比秦皇漢武,卻也不畏北方之虎狼,不懼江南之倭寇,更不怕那些邪教之徒!……呵呵,有汝等這樣的肱骨能臣輔佐於朕,朕又有何懼哉?借今日之機,朕向天下人承諾,朕對外有三不之策,即:不和親、不納貢、不割地!”
這襲字字鏗鏘的繞樑之音就如同漣漪一樣,一層一層地盪漾出去,聲聲入耳。
靜!
非常的靜,也無人說話!
這‘三不’,就很值得剖析一番了!
但是,各自的理解卻有不同。
大多數的臣子認為,在這三不當中,要以不割地為最,是的,疆土歷來都是國之根本,多一分為功,少一寸為過,這是古來之大義。
不過,還有一少部人認為,這三不當中,要以不納貢最為實際,面子是小,利益為大,自己國家的銀子怎麼可以外流出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