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後的幾天,家人們就開始忙碌了起來,為即將到來的新年做些準備。
京城的風俗和江南是很不一樣的。
但是,齊譽還是保留了老家的傳統,該滷肉的滷肉,該過油的過油,樣樣習俗都不落下。
嗯,這才是家的感覺。
按照齊譽的話來說,即使是身在富饒的京城裡,也可以照樣過自己喜歡的那種田園日子。
這又有何不可呢?
生活不就是圖個舒心嗎?
沒必要跟風趕形式,有幸福感和親切感的年,才叫做有年味。
在這段時間裡,齊譽也不斷地給妻子吹著了枕邊風,時不時的給她講上幾個有循序善誘效果的典故,開導著她。
對此,齊譽還是很上心的。
回想從前,在原主發瘋並性情大變的時候,妻子都是不離不棄的照顧著;如今她被心結所困,自己又豈能不關懷備至?
不過效果還是有的。
慢慢地,柳荃開始有些放下了,最起碼從表面上來看,貌似走了出來。
看到她變好,齊譽也不由得鬆了口氣。
……
這個假期說短不短,說長不長,有著二十多天的時間。
休息是足夠的了,但若要回老家去走親戚的話,那就差得太多了。
所以,還在沒有放假之前,齊譽就寫好了書信並寄去了永川府,問候並拜年。
在這些書信中,有大舅家的、二舅家的、岳父家的、還有姐姐家的。
此外,齊譽還給庾海以及桃花村鹿鳴書肆的遊掌櫃寄去了信,以表思念之情。
除了故鄉的這些老親之外,新結識的同僚也要走動一番。
這是歷來的傳統,也是一種禮節,不可少的。
至於所需的禮物,根本就不用齊大郎操心,柳荃全都準備的妥妥帖帖,他拿來即用。
而早晚的閒暇時間,齊譽就利用起來寫,繼續發揚自己的筆耕不輟精神。
主要是怕,皇帝派人來問。
這一天,夕陽西下,夜幕降臨。
齊譽家的大門口已經貼好了春聯,同時也掛起了大紅燈籠。
是的,今天就是除夕了。
柳荃把她趕製的新衣服全都一股腦拿了出來,人人都有,誰都不落。
眼下的這些衣衫,選得可都是上好的布料。
為了避免相公再次和別人家下人撞衫,柳荃還特地跑了幾趟綢緞鋪子,再三調查並詢問後,才很放心地賣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