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建立商洛根據地(一
大海上,風和日麗,海上的兩百多隻船以最快的速度行駛著。李鴻基坐在船中,離天津漸行漸遠了,李鴻基想起樂安,想起田玉蝶,心情頗不寧靜。他為著怕兩女哭泣,騙她兩人說要去平叛,就率軍走了。雖然等張指揮回來後,一定能把兩人安全送回京師,但兩女一定恨極他了。尤其是樂安,不知她該如何傷心難過,也許,今生之中,再無機會相遇了。同船的宋獻策見李鴻基心情鬱悶,走過來勸解。還沒等他走近,李鴻基忽平靜地問道:“宋先生,京中那些火器匠人你怎麼辦的?”
宋獻策愣了一下,忙答道:“公子,我本來想離開前,把他們全抓走,但是,到了那裡,卻發現那裡進駐了重兵。據我派出的探子回報,在我之前,有一小股人馬偷襲了那裡,並搶走兩十匠人。然後把其他匠人全部殺死。只有五個有急事離開那裡的匠人的才得幸免。現在,我正派人找那五個匠人。可派出去的人一直沒有訊息。”
”
李鴻基點了點頭,能在這裡搶火器匠人的,大概只有多爾袞那小子了。他問:“趙迅電在陝西那邊進行得怎麼樣了?”
宋獻策又愣了一下神,忙答道:“公子,趙迅電回陝西商洛山地區,已經召集了五千人馬,另外,先到那裡的工匠已經把火器廠房建了起來。槍支彈藥已經開始生廠了。”
李鴻基又道:“陝西的家屬是不是從家中都接出來了。”
宋獻策遲疑了一下,點頭說說道:“是。”
“官軍那邊可發現我們的動靜?“李鴻基問。
宋獻策忙說道:“因我們一直埋伏在深山裡,而且現在陝西盜賊如毛。官軍並沒有注意到我們。”
“不用說,宋先生在離開時,京城那邊一定也安排了我們的臥底。”
李鴻基微微一笑:“現在陝西已經遍地乾柴,我們回去,造反的條件已經成了。”
宋獻策一這段時間,時時刻刻想著讓李鴻基造反,這勸說的詞都想了八百種,要是寫成文章,都能拖一里地了,沒想到沒等他開口,李鴻基竟主動要說造反,反倒弄得他愣在當地。這公子的反差也是太大了。
李鴻基見他愣愣地,他淡淡說道:“宋先生,既然你和宗敏如此賣力的推我,我想不造反也不行啊。”
“這……”
李鴻基猛地回過頭來,宋獻策心頭一寒,李鴻基瞧他們的眼神如此清亮。
他十分心虛,不知該說些什麼。
李鴻基平靜地說道:“宋先生,據你所說,崇禎在劫牢的人一出來,就抓住了他們,然後,馬上宣我和溫體仁,高捷,田弘遇等入宮,他們哪有機會發現那袁崇煥是假袁崇煥,就算知道,他們又怎麼敢斷定袁崇煥就在牢中?而派人馬再劫一次牢?知道假袁崇煥的只有你宋先生。能劫牢的只有劉宗敏!還有,我一直下落不明,崇禎就算懷疑我什麼,也不會馬上殺你和宗敏等人,可是你卻借這個機會公然帶火槍營造反了。宋先生做這一切氣定神閒,滴水不漏,讓我好佩服啊。”
李鴻基說到這,笑眯眯地看著宋獻策。宋獻策和卻被這笑容弄得心頭一寒,李鴻基如此快就明白了真相,更讓宋獻策感到吃驚。宋獻策猛想到,自己自作主張,已經讓李鴻基極其不快。自古天威難測,此事會不會在公子心中埋在不滿的種子?
想到這,他額頭冒汗,朝李鴻基一揖到地,:“公子,一切都是獻策所為,獻策只是想讓公子順應天時,順應民心,成就大事。從此之後,獻策唯公子馬首是矚,決不敢有半點自專之心。望公子看在獻策一片忠心,寬恕獻策這一次吧。”宋獻策說完,一直躬著身,不敢直視李鴻基。
李鴻基忽哈哈笑起來,他過來拍著他肩膀笑道:“宋先生,你一切為了我,我哪能不知道。沒有你這一出陳橋兵變,崇禎的嘴臉也不能露出來。我在京城混,說不定哪天讓他直接給咔嚓了。宋先生,你是我的智多星。我感謝你還來不及。哪能怪你。”
宋獻策見李鴻基談笑風生,絲毫沒有怪罪的意思。不安的心才稍稍平復心。
此時一陣海風吹到李鴻基的臉上,李鴻基暗歎,自己雖極力想改變歷史的軌跡,然歷史終沒有因自己而有什麼大的改變。那李自成的命運呢?
他抬頭看了看天空,剛才還碧藍的天空,現在已經開始湧上烏雲。烏雲被風吹動,勢如奔馬,向西洶洶而聚。
李鴻基看了看烏雲所聚的方向,正是正西方。那是陝西的方位嗎?陝西,在不久的將來,會是風雲湧動,山河變色嗎?
李鴻基長嘆了一口氣,想起上一世和今一世的許多事,上一世,他於窮途末路中走上黑道,從而開闢出自己的一片天空,這一世,他雖然沒能救出袁崇煥,但是,他殺敗了號稱天下無敵的清兵。他忽仰天大笑,我命由我不由天!老天爺,既然想一定讓我做李自成,那李自成的命運,就由我來安排!
一個月後,李鴻基他們潛行回到商洛山根據地。而刑貞兒也從北京回到了陝西。
這時已經是三月份了,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因陝西連年大旱,朝廷又沒有效的手段賑災。所以,陝西暴發了空前的農民大起義。其中,較著名的有高迎祥,王嘉胤、楊六、不沾泥、趙四兒,張獻忠,羅汝才等。陝西遍地烽煙。
朝廷雖行文陝西省,要密切注意李鴻基的下落。但因造反的人太多了,而李鴻基他們隱在大山裡,四周都是窮得不能再窮的一些農民。所以朝廷還沒發現李鴻基的蹤跡。李鴻基為避免暴露目標,以李自成自稱。從此,本文主人公就是李自成了。
商洛山一帶大旱,這一春天都沒下雨,許多河流乾了。幾眼破土井的水也極有限,只能勉強夠大家吃水。想澆地是別想了。所有綠色的植物全被吃了。四周的村民相繼餓死。有的地方已經開始私下賣人肉。人肉的價格比豬肉還低。
剩下的也大多數決定要逃荒出去。
李自成從商洛山轉了一圈回來,這心裡別提多難受了。一條路,不過幾十里,就遇到十多個死人。雖然從北京帶回許多銀兩,回來這一段時間也不時給各村發銀子,但陝西現在米價已經漲到鬥米萬錢。再發下去,支撐不了多久,連軍餉都不夠了。可是不給村民發銀兩 ,就等於斷了他們的活路。看來想要解決這些百姓的問題,還得從根本上想辦法。
李自成把劉宗敏,宋獻策等召集來,在一間臨時搭成的棚子裡。大家一人坐一個小木凳上。圍坐一起,大家一起商量大計……
劉宗敏馬上提議,要想救百姓,就得馬上攻大一些大城市,因為現在大城市中有許多官宦,殺了這些人,馬上就有錢糧了。
劉宗敏的提議遭到宋獻策的強烈反對,宋獻策不厭其煩地為大家解釋,現在陝西雖叛亂四起,但都沒有太大的規模,朝廷的實力還很強,我們現在絕不能打出反明大旗。應該暗積力量,招兵買馬,生產槍支。正所謂,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