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交州,繼續南下就是越州。
越州立鼎至今不過十多年,還遭受了一場魔災,有四郡之地沉淪魔域。
可以說,越州是真正的百廢待興。
梁昭煌自北向南橫穿越州,所見多為蠻荒,人煙稀少,甚至都沒有多少人道發展的跡象。
包括越州世家熊家,以及下面的各郡郡望門閥、縣豪家族,乃至數年前人皇、皇室剛冊封的郡王等,都不過是剛剛在這越州之中立足、穩定下來。
如今剛開始走上正軌,想方設法吸引人流匯聚,發展人道。
只是,在這一百多年中,仙朝先後有瀛州、琉州、越州三州新立,包括仙朝之內、以及東海之中,能夠遷移的人口,分流的人道,基本都已經被瀛州、琉州瓜分完了。
其中,瀛州至少佔據了六成,琉州勉強佔據到三成。
剩下一成,如今還有瀛州、琉州、交州、乃至寧州等地,在與越州爭奪。
如此情況下,越州就更難吸引到人流湧入,發展人道了。
越州世家熊家,顯然也十分明白這一點,沒有在這上面多耗費什麼力氣,反而是選擇了另一條路。
那就是積極向著仙朝中央、皇室靠攏,如此既能得到仙朝中央、皇室的支援,提供人口、人道之力的支援,還能彌補自家如今實力不足的弱點,穩住自家地位、局勢,借勢相抗外戚等。
而且,仙朝中央、皇室扶持‘五陵郡望’開拓妖國北域,無疑也是一個機會。
熊家就在積極接觸‘五陵郡望’門閥中已經培養出元嬰真君的門閥家族。
不同於梁家,想要選擇可靠的‘五陵郡望’合作,開拓新州,以作鄰居。
越州熊家如今是恨不得,越多‘五陵郡望’門閥與他們合作,從越州方向西進、開拓新州越好。
那能為越州、為他們熊家帶來更多的利益、與發展機會。
至於說,後面新州立下之後,與新州、新世家門閥相處的問題。
或者是熊家投靠仙朝中央後,不需要考慮;或者是,熊家如今只能顧眼前,考慮不了那麼長遠的事。
每一個州、每一個世家門閥,都是面臨著不同的問題,讓他們不得不做出不同的選擇,哪怕只是只顧眼前、不管以後。
而越州熊家如此選擇,無疑也是十分受仙朝中央、皇室、乃至‘五陵郡望’門閥歡迎的。
梁昭煌在穿過越州、以及拜訪熊家之時,便見到了不少‘五陵郡望’門閥的隊伍、修士,哪怕是一些還沒有培養出元嬰真君的‘五陵郡望’門閥,也不妨礙他們先來越州、以及妖國北地等奪取資源、利益。
只是,越州與熊家如此選擇,與其比鄰而居的琉州以及梁家,往後無疑也將受其影響。
在琉州北面、西面等,多出許多出身‘五陵郡望’門閥,與仙朝中央、皇室關係緊密的世家、郡望、乃至縣豪等門閥,甚至對琉州、梁家形成包圍。
到時候,琉州與梁家必定受到巨大的束縛,甚至是仙朝中央、皇室的壓制。
梁昭煌在離開越州,迴歸琉州之時,心中還在考慮這個問題。
熊家可以不考慮以後,梁昭煌與梁家卻是不能不考慮以後。
梁家與琉州,接下來究竟該如何走,是向著仙朝中央、皇室靠攏?還是疏遠為好呢?
只是,當梁昭煌回到琉州城,心中也沒能有個答案。
他也只能將這些擔憂、考慮,暫時壓下,且先走一步看一步,或許事情會迎來轉機?
梁昭煌想著這次遊歷在東海、仙朝內陸,以及涼州、西域等地的見聞、經歷,心中隱隱似是有些預感。
因為梁昭煌的迴歸,琉州城以及梁家,都彷彿注入了一道強勁的活力,似乎都變得更加鮮活起來。
只是,梁昭煌還來不及感受琉州城與家族對他的歡迎與熱情,就被陸續送來的諸多檔案、事務淹沒。
自他離開琉州,遊歷東海、仙朝、西域,至今已近三年多,這幾年中,他雖然一直保持著與家族的聯絡,遠端處理著一些事務。
但是,三年多下來,無論是家族之中,還是州牧府中,都積累著許多事情,需要他來處理。
更何況,洛家、鄭家的隊伍都早已經到來,甚至還有其他‘五陵郡望’門閥的修士、隊伍,他們想要與梁家合作,從琉州方向西進,開拓妖國北域、建立新州。
家族中的團隊,在梁昭煌的囑咐下,已經與這些門閥家族交流過多次,各方的條件、合作方式、利益分配等等,早都已經談的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