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還能拖多久?
主導北約的不是英國,而是美國,OIC選型將決定下一代步槍子彈的口徑,美軍顯然不會在乎BAE系統公司的得失。
更何況,俄羅斯與華夏也在開發新式槍彈。
如果說,在十多年前,也就是OIC專案啟動的時候,美軍更換制式槍械的需求還不是很迫切,畢竟美軍的敵人是騎在駱駝背上,住在帳篷裡面,或者藏在山洞中,使用AK步槍的恐怖份子。
到現在,那就不一樣了。
十多年前,也只有財大氣粗的美軍能夠為所有官兵配發防彈衣,而且很多美軍官兵願意自費購買效能更好的防彈衣。
別說恐怖份子,即便是俄羅斯與華夏,也沒有把防彈衣列為標準裝備。
隨著華夏企業掌握了製造防彈衣所必須的合成纖維的生產工藝,短短几年之間,防彈衣就從高大上變得平民化,市場價格由原來的上萬美元暴跌到不足一千美元,迅速在全球範圍內普及開來。
防彈衣的推廣普及,首先就讓小口徑步槍的價值受到質疑。
隨著具有附加拓展功能的防彈衣大範圍推廣,連7.62毫米NATO彈都受到衝擊,更別說小口徑槍彈。
美軍早就做過測試,由華夏生產,在全球範圍內銷售的幾種高效能防彈衣能在任何距離上擋住M80型槍彈。在阿富汗與伊拉克,英國、加拿大、美國的官兵多次在實戰中證明這些防彈衣的效能。
更要命的是,很多恐怖份子也穿上了防彈衣。
如果無法打穿防彈衣,士兵會信任手上的槍械嗎?
顯然,開發新式槍彈成為迫切需求。
美國著力研製埋頭彈,俄羅斯與華夏也不例外,都在彈藥上下功夫,而且都把重點放在發射藥上。
只是,俄羅斯與華夏的保密工作做的更好,很少公開相關資訊。
可以肯定的是,美國情報機構肯定盯著俄羅斯與華夏,而美軍顯然不想被兩個主要對手超越。
這些年來,美國陸軍一直為Textron公司的埋頭彈專案撥款,就是佔據技術制高點。
8毫米埋頭彈已經研製成功,美軍會繼續等下去嗎?
按照美軍的一慣傳統,會首先裝備8毫米埋頭彈,以及相應的槍械,然後向北約標準委員會施壓,讓北約集團採用美軍的標準,最終把美軍的制式口徑推廣到整個北約集團,成為北約標準。
顯然,留給BAE系統公司的時間不多了。
從頭研製新式槍彈,需要很多時間,也很不現實,因此BAE系統公司的唯一選擇就是跟擁有新式槍彈的企業合作。
D&F公司就是這樣的企業。
BAE系統公司的反應冷淡,不是說不需要D&F公司的技術,而是在逼迫D&F公司降低要價,用最小的代價拿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此外,D&F公司還得證明自身的能力,即擁有BAE系統公司想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