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方野在建設介面上設計起來大熊貓館!
大熊貓館的位置,當然也是放到竹林裡面,和小熊貓館做鄰居。
以後還可以加一點其它的竹林動物,比如竹鼠什麼的,湊個竹林主題。
最近這一陣,關於大熊貓館他也有些想法了。
首先大熊貓,這是中國特有,最有代表性的動物。
就像提起澳大利亞的動物,第一個想起來的是考拉袋鼠,提起美國的動物,第一個想到的是白頭海雕,外國人提起中國,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熊貓!
如果能把大熊貓館和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文化元素結合,肯定會更加令人驚豔難忘。
所以方野決定,建設一個太極陰陽大熊貓館!
整個熊貓館呈圓形,佔地三千平米。
從空中俯瞰,是一個傳統文化中的陰陽太極圖。
圓形是一個內向的形狀,圓周圍繞圓心焦點而存在。當遊客從各個方向進入大熊貓館時,會因為圓的向心性而把注意力集中在場地的中央。
陰陽太極圖,可不是花裡胡哨隨便加的文化元素,還有出於增加繁殖成功率的實際考慮!
在人們的印象裡,大熊貓交配困難,繁育率低,所以種群數量持續減少,變成了瀕危動物。
有人甚至覺得,沒有人類干涉大熊貓早滅絕了。
其實並非如此,大熊貓的困境正是人類造成的。
繁育率低是圈養才繁育率低,圈養的大熊貓身體素質比較差,特別是公熊貓,兩足站立完成交配動作都是一項困難的挑戰。
而且身體素質差還有其它影響,精子的質量差、活力不足,就算能完成交配,可能也沒法讓母熊貓受孕。
雖然有爬架,但是和野外大熊貓的運動量根本沒法比。
野外的大熊貓每天為了尋找食物,可能會行走數十公里陡峭的山路,身體健壯行動敏捷,有人觀察到,野外的大熊貓一個下午和母熊貓交配了40多次。
熊貓如果真是一種繁殖極度困難的動物,早就被自然淘汰了。正是因為野外棲息地環境破碎,才不得不進行圈養。所以保護野生動物最根本的還是保護它們野外的棲息地。
圈養條件下的大熊貓除了身體素質差導致交配困難,還有感情問題!
在野生狀態下,母熊貓發情會爬到樹上叫,幾隻雄性大熊貓聞訊趕來,在樹下打上一架,爭奪母熊貓的交配權,公熊貓展露英雄氣概,母熊貓當然是一見傾心,郎情妾意滾草地。
而圈養條件下婚姻都是人類包辦的,可能互相不來電,性致低迷,根本無心做那羞羞之事。
或者一方有意,另一方看不上眼,不願意回應對方的愛意,交配的時候母熊貓不願意配合讓雄性熊貓拱自己。
飼養員面對熊貓的感情問題,只能乾著急,急也沒用!
所以不要看某些本子游戲,妄想世界上突然只剩下自己一個男人,或者遊輪失事和一群妹子來到了小島上,生活一下就變得幸福無比。
如果本來就不受歡迎,是不會變成香餑餑的,這是一個殘酷的事實……
咳咳,扯遠了。
所以雌雄大熊貓一年中大部分的時間內,都不應該看到、聽到,甚至聞到對方的氣息,距離產生美!
大熊貓館採用陰陽太極圖的設計,兩隻大熊貓平時可以生活在兩側陰陽魚中,互不干擾。
等母熊貓發情的時候,再讓它們見面,儘量增加大熊貓交配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