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位寵妃聞言,都舉雙手贊成。淺雪笑道:“讓宣廟戾妃多活了五年,夫君夠對得起她了。
皇城裡始終放著這麼個礙眼的惡毒老女人,也真是讓人膈應的慌。”
朱祁鈺點點頭:“就正月初三吧,那時候百官都放假了,禮部應該也沒人替戾妃置辦後事。”
淺雪點點頭:“行,正好那時候暮雨她們也回來過年了,省得別人再把戾妃之死賴在她們頭上。”
朱祁鈺笑道:“顰兒把腰肢再壓低一點,朕要衝刺了。”
……
數日無話。
九月十五,順天府鄉試。
九月十六,韋同烈趕回了香爐山。
大大小小的苗寨頭領舉行了隆重的迎接儀式。
韋同烈沒了心事,如得勝歸來的國王一般,接受完部下的熱烈歡迎,方才回到大寨之中。
眾人各自歸座,楊文伯急忙問道:“大王,此行有何斬獲,快跟我等說說。”
韋同烈也沒多賣關子:“當今聖明天子冊封我為信義王,這下我是貨真價實的大王了。
至於我們的前途,聖上答應將我們遷往南方為朝廷征戰。打下暹羅、真臘等地,不論男女老少,每人分地至少十畝,軍功賞賜的土地另算。
而且自分地起五年內,不需要繳納任何賦稅,不用服任何徭役。
最重要的是,聖上還答應分發火器、鎧甲、馬匹給我們,把我們整編成正規的朝廷衛軍。
我想著,去暹羅、真臘和那些不入流的軍隊的打仗,總比和朝廷打仗強多了。
你們也都明白,再這樣耗下去,我們被朝廷剿滅只是時間問題。
所以我就作主接受了天子的招安,你們以為如何?”
楊文伯以為自己聽錯了,連忙確認道:“真的是不論男女老少,每人至少分十畝土地,而且五年內沒有任何賦稅徭役?”
韋同烈十分肯定地點點頭:“確是如此,當今天子言出法隨,出口成憲,從來沒有說了不算的。”
這話大家倒是都信,就連麓川國王思機法都好好的呢,皇帝也不可能非要把已經接受招安的苗人怎麼樣了。
對於皇帝開出的招安條件,苗人是非常滿意的。
九月十八日,韋同烈親至明軍大營,開始與王來移交香爐山。
苗人三萬大軍移至凱里紮營,明軍一萬人接管了香爐山。
至此,苗亂徹底終結。
韋同烈、楊文伯等人分頭前往貴州、湖廣各苗寨,招撫零散在各處山隘的苗人。
……
九月二十一日,上午,南京城,南京戶部。
兩位戶部尚書王翱、于謙正愁眉不展地坐在大堂裡。為了向王來大軍提供軍需糧草,皇帝要求南京戶部向江南計程車紳豪強索要軍費。
這不是難為人嗎,輕輕鬆鬆就能搶人家的錢,那人家還配叫做豪強嗎。
王翱和于謙都以施政寬和著稱,搶錢這種事,還真不大做得來。
王翱無奈嘆道:“女真的建州衛指揮使董山、李滿住多次上奏朝廷,要求調我回遼東鎮守。
可惜陛下死活不肯讓我回去,哎,待在遼東的冰天雪地裡,也比當什麼南京戶部尚書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