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言官,你自己都是個人渣,憑什麼去彈劾別人啊。
這道詔旨一出,即使最鐵桿的恭讓皇帝親信,都不敢明面上和楊善親近了。
王文遠遠地看到眾人那些滑稽的動作和表情,會心一笑,轉頭便去刑部了。
好巧不巧,等王文到了刑部,皇帝的詔命也就到了,命刑部配合御馬監,查抄金英一黨。
事不宜遲,為了不給金英黨羽轉移財富的機會,御馬監和刑部當天便行動起來,京城再度熱鬧起來。
一般有點臉面的太監,都是置有外宅的。
而金英在內廷的勢力盤根錯節,徒子徒孫數不勝數。
所以動靜鬧得極大,皇城內外,雞飛狗跳,人心惶惶。
朱祁鎮正吃著晚飯,興安便急匆匆地將得到的訊息都報了上來。
朱祁鎮好奇地問道:“這些詔命都是皇帝親自下的?關於選後納妃,皇帝有什麼說法嗎?”
興安搖搖頭:“我們的人,完全得不到鳳閣內部的訊息,無從得知詔命是不是皇帝親自下達。
關於選後納妃,詔旨中半個字都沒提,既沒說行,也沒說不行。”
朱祁鎮聞言,眉頭緊鎖,這可就奇了怪了,自己這好弟弟到底在搞什麼鬼。
有時候,得到的資訊越多,人就會越迷茫。
朱祁鎮以手撫額,想的有些頭疼,便向興安吩咐道:“去,再召楊善覲見。”
興安又搖搖頭:“皇爺,楊善來不了了。皇帝再度下旨,讓楊善去祭拜章樸、章宗簡兄弟,並親自登門慰問其子孫。
楊善又羞又愧,沒到散班時間,便早早逃回家去了。”
興安把前因後果詳詳細細地講了一遍,聽得朱祁鎮直搖頭:“楊善出使瓦剌時,一副忠君愛國模樣,卻沒想到其人品如此低劣。
連好友都出賣,這樣的人會忠君嗎?
朕的命怎麼這麼苦,手下大臣都是些什麼人啊。
三楊是那個鬼樣子,王振又被朝野貶得一文不值,胡濙死了、王直致仕。前面剛出了個于謙,巡撫山西十九年,把山西防線打造的固若金湯,把朕坑得死去活來。
如今又出了個楊善,表面忠義,實則是個卑鄙惡劣的小人。
你說說,我現在還能靠誰?還有哪個大臣可以指望?
不會是那個禮部尚書鄒幹吧,哼,跳樑小醜,根本當不住弟弟輕輕一擊。”
興安聞言,詫異地望了朱祁鎮一眼,原來自家皇爺也知道禮部尚書鄒幹是個跳樑小醜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