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璞連忙回道:“全賴陛下聖德庇佑,方能如此順利地平定東南民變,臣等何功之有。”
朱祁鈺擺擺手:“東南民變能夠平定,還是因為太上皇果斷出兵,眾愛卿與前方將士勤勞王事,於我無關。
說來太上皇也真是艱辛,先是要剿滅麓川叛逆,然後又是要平定東南民變,又是要應付西南的苗亂。
最後還要對付被三楊縱容扶持多年,順利統一了蒙古的瓦剌。
可謂是三面作戰,顧此失彼。
哎,想想都覺得大兄這皇帝做的太艱辛。”
說罷,朱祁鈺且感且嘆,眼淚都下來了。
在場的文武百官,也只得跟著作掩面嘆息之狀。
政治嘛,很多時候都得演戲和作秀。
雖然朱祁鈺演的成分居多,但這話還是說到了相當多大臣的心裡。
憑心而論,在大明這四面八方的戰事上,太上皇也是欠缺一個公道的評價。
宣宗和三楊挖了這麼大一個天坑,太上皇親政之後沒幹別的,光是給這些敗家子擦屁股了。
好容易剛把麓川收拾乾淨,結果宣宗和三楊埋下的瓦剌這顆大雷,緊接著就給炸了。
太上皇在軍事上,固然是志大才疏、進退失據。但是宣宗和三楊留下的那套東西也是真坑。
尤其是山西,但只三楊的親信們能經營得稍微好那麼一點點,也不至於直接導致太上皇被活捉。
大明的皇帝被活捉了啊,真是丟人丟大發了。
好好的大明,瞬間被拔到了能與大宋相提並論的高度。
再加上太上皇的帶路叫門,直接能與徽欽二宗有的一比了。
大臣們的心態也是既悔恨,又憤怒。
雖說按不成文的規矩,朝中大臣們也應該是官官相護。
但是對於三楊,大臣們已經有了放任自流的傾向。
既然皇帝願意清算,那就清算好了。
但只給宣宗和年幼的正統換一套哪怕平庸些的宰輔,都不能有現在這一大堆破事。
三楊已經超越了宰輔的下限,簡直就是爛到姥姥家去了。
朱祁鈺坐在龍椅上,也在時刻觀察著大臣們的表情。這是朱祁鈺第一次公然試探,如果反對的聲音不是太激烈,那對三楊的清算就要加碼了。
如果大家都反對的話,那就繼續軟磨硬泡。
反正朱祁鈺有的是時間。
出乎意料的是,沒有人站出來替三楊說話。
那朱祁鈺只得對陳循吩咐道:“請內閣擬旨,石愛卿與金愛卿以平定東南民變之功,晉封了東閣大學士,入閣參與機務。”
待石璞、金濂謝完恩,朱祁鈺又繼續說道:“我給大家講述一下迎接太上皇的進展。根據最新的軍報,也先拒絕了朝廷提出的條件,不肯交出首領之位,更不肯送還太上皇。
靖遠伯已率十萬大軍,從亦集乃出發,深入草原。沿途一路燒殺,趁著冬季天寒地凍、也先所部無法取得補給的機會,大軍要一鼓作氣,徹底攻佔也先老巢。
按靖遠伯的預計,用不了多久,也先所部便會受不住咱大明的軍事壓力,發生內訌。
由也先之子或者伯顏帖木兒繼承首領之位,然後恢復和談,生擒也先,送還太上皇。
從此也先所部徹底稱臣,對瓦剌戰事正式結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