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說章樸,楊善的臉色刷一下就變了。
但是楊善已經觸怒了皇帝,此時局勢的發展,已經由不得他了。
陳循乃是連中三元的超級天才,又已為官數十載,對這些舊事典故自然是信手拈來,於是不待楊善有所反應,便搶先回道:
“啟稟陛下,章樸乃永樂二年二甲進士,後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參與編撰永樂大典。
方孝孺死後,章樸因收藏方孝孺文集,而被逮捕。
其在獄中,因向獄友透露,家中還私藏有方孝孺文集,未能及時銷燬。
其獄友將章樸舉報,得以復官,章樸卻因此被殺。
章樸之第章宗簡擊鼓鳴冤,願以身代兄之罪,一併被誅。”
朱祁鈺滿意地點點頭:“章樸誤信小人,真是可悲可嘆。方孝孺才華橫溢、名滿天下。章氏兄弟對方孝孺之文集以命相護,此大義也。
內閣擬旨吧,為章樸、章宗簡兄弟二人平反。
追贈章樸為翰林院侍讀,追贈章宗簡為中書舍人,並遣官祭之。
嗯,聽說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楊善剛正不阿、明於儒家禮義,朕就委託楊愛卿代朕祭奠一下章樸、章宗簡兄弟吧。”
楊善聞言,一張老臉,頓時漲得通紅,恨不能找個地縫鑽進去。
章樸的那名獄友不是別人,正是楊善。
當時楊善因事下獄,正好和章樸關在一間牢房裡。
大家難兄難弟,在獄中相談甚歡。結果章樸一時不慎,便將家中還有方孝孺文集沒有銷燬的事實告知了楊善。
結果楊善賣友求榮,以舉報章樸,換得了自己出獄,官復原職。
這件事情已經過去了四十多年,楊善自己也沒想到還能被皇帝翻出來。
像周忱、何文淵這樣的老臣,聽陳循一說,便大體上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其他年輕些的朝臣,雖然沒經歷過那個時代。但皇帝在正旦大朝會,一上來先給四十多年前的庶吉士章樸平反,這本身就十分怪異。
又專門點名讓楊善去代表朝廷祭奠章樸,這就更加沒頭沒腦了。
大家再看向楊善,只見楊善滿臉通紅,冷汗直冒,一副羞愧無法自容的樣子。
在場的都是兩榜進士,個個都是從千軍萬馬之中殺出來的精英,沒有半個人是傻子。
見到楊善如此情態,心中便猜了個七七八八。
等散了朝之後,大家找老資歷的前輩們一打聽,事情就明明白白的了。
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不用等到晚上,楊善的名聲就會徹底臭掉。
至於楊善給自己立的忠心事主、憂國憂君的諍臣牌坊,也就算是徹底立不住了。
朱祁鈺一出手,就為今天的朝會奠定了基調。
大臣們都已經暗暗下定決心,今天皇帝愛怎麼樣就怎麼樣吧,千萬別去觸皇帝的黴頭了。
畢竟四十多年前的陳年舊事,皇帝都能給你翻出來。
大家捫心自問,誰是完完全全乾淨,不怕人查,不怕人說的?
朱祁鈺將文武百官的表情盡收眼底,心中暗暗地點頭:這就對了,畢竟又不能人人都是海瑞。大家一追根究底,都不怎麼幹淨。
所以咱們君臣一起踏踏實實過日子不好嗎,非得像楊善這樣上躥下跳,何苦呢。
收拾完楊善,朱祁鈺又看向石璞和金濂,這兩位尚書剛剛回京沒多久。而朱祁鈺已經很久沒上朝,這是第一次與兩人見面。
朱祁鈺一臉和氣地朝二人笑道:“兩位愛卿平定東南民變,勞苦功高,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