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大一年級學生裡,胡威從入學起就堪稱當之無愧的第一人。
雖然遠不如沈健那樣一枝獨秀,但胡威也堪稱天海大學武修系振興,栽下梧桐樹後引來的第一頭金鳳凰,被武修繫上下看重。
到大一第二學期,龐海開始突飛猛進的崛起,隱隱有動搖胡威地位的徵兆,讓胡威暗自警惕。
但至少目前來說,胡威仍然穩穩壓龐海一頭。
不過,就像有沈健的地方,其他學生的注意力和中心多半集中在沈健身上一樣,胡威心知肚明,在天海大學校方,在武修系領導心目中,對沈健的看重,肯定還是在他胡威之上。
不說別的,何老院長近些年連研究生都不怎麼帶了,卻破例親自出馬教導沈健。
武修系想要振興,何老院長也親自出來站臺,胡威等人名義上同樣成了何老的弟子。
但事實上,他們的教導,更多還是李主任來抓,何老院長只是時不時過問一下。
自始至終能得何老親自傳授的學生,只有沈健一個。
只憑這一點,雙方的差距就非常明顯了。
相較於自己,胡威相信沈健肯定能從院系領導那裡得到更多有用的資訊。
沈健看了胡威一眼,並不隱瞞:“教學計劃第一次試行,而且不是完整學年,只有一個暑假兩個月時間,所以肯定不會太過激進。
前半程可能還是授課教學,但時間不會長,日程安排上估計以後半程的聯合外出歷練實習為主。
實習地點和內容目前還沒定,幾所學校的校領導還在磋商協調,這個月月底以前,應該能有結果。“
胡威點點頭:“原來如此,謝謝學長。”
沈健言道:“不客氣,對了,這次活動的參與者全都是一等一的好手,大傢俬下切磋,校方領導多半不會禁止,所以你也有個心理準備,元極大學和龍嶺大學都有人來。”
“我明白了。”胡威聞言,頓時心中凜然。
天海大學加大對自家武修院系的投入,希望能有所提升,對其他學校來說不是秘密。
元極大學和龍嶺大學,作為炎黃高校界武修教育的大哥二哥,當然有自家的驕傲和自信,不會因此就忌憚針對天海大學武修系。
但他們肯定會對天海大學武修系的發展狀況感興趣。
到時候這兩家說不定就會出手稱量一下天海武修系。
就算校方領導不做此想法,難保下面的學生不惦記。
修武道的修士,往往都最為好勝好戰。
天海大學武修系算是後起之秀,就算不敵元極、龍嶺這樣的老牌武道強校,也算不得丟人的事情。
但如果能贏的話,誰願意輸?
雖然天海大學武修繫有沈健在,但在這個問題上,卻不能只靠他一人。
他個人的強勢,固然讓天海大學武修繫有面子,但不能完全等價於天海武修系的教育成果。
在沈健之外,天海武修系還需要其他人站出來。
胡威想要揚名立萬,想要在沈健身旁有存在感,這種情況下就萬不能退縮。
看著對方離去的背影,沈健搖搖頭,轉身離開校場,返回自己的住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