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轟6航程實在是太短了,前出第一島鏈都有些勉強,更別提在跨越廣闊的太平洋。”
“新一代戰略轟炸機,在航程上最少要達到一萬公里!”
“戰略轟炸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要承擔投擲核彈的戰略任務!”
雖然核武器小型化已經是目前的趨勢,戰術核武器的更新也是越來越快。
但是隻有戰略核武器的塊頭,很難再縮小。
它們也基本上只有戰略轟炸機能夠投擲,這也是戰略轟炸機名頭由來的重要原因。
“出於核三位一體考慮,航程最好能達到12000公里,最少也在10000公里之上。”
老首長聽到之後,挑了挑自己的眉頭,不過也沒多說什麼,而是示意張星揚繼續。
“其次,就是隱身能力。”
說到這,張星揚突然說起另外一件事:
“您應該之前也聽說過,駕駛殲20的戰鬥小組,在模擬空戰之中,取得的成績!”
“聽說過,戰損比是81:0!”
老首長面露嚴肅,這場空戰著實讓人驚訝。
因為交戰雙方,都不是易於之輩,紅藍雙方都是空軍的王牌部隊。
但是,裝備的差距有時候真的能夠決定戰場上的勝負。
即使紅軍拼盡了全力,甚至有飛行員主動犧牲自己當誘餌,但是依然沒能打下一架殲20!
“雖然這樣說可能有些自誇自擂的成分,不過殲20的效能確實全面超越了我們之前裝備的所有戰鬥機。”
張星揚笑了一下說道:
“在戰後的分析之中,大家都認為對於戰局影響最大的,就是雷達隱身效能。”
“雙方的武器方面,其實沒有差別,都是使用的霹靂9D。”
“但是紅軍一直無法發現藍軍,只能夠一直被牽著鼻子走。”
“這也說明,在今後的戰爭之中隱身效能的重要性。”
“我們的新一代戰略轟炸機,也必然要採用隱身技術,才能夠保證在完成突進過程之中,不被敵人的雷達發現。”
“否則就只能讓我們的飛行員玩命了!”
張星揚知道不少後世的戰例。
比如,飛行員們駕駛著非隱身的轟6K,依然以超低空突破了航母戰鬥群的防線,以幾乎貼身而過的方式在敵人航母上空飛過。
這樣的飛行,對敵人的心理造成的震撼,是無比巨大的。
在轟6K飛過的時候,幾乎航母的性命都握在射擊員的手裡。
當然,這樣的超低空飛行不是沒有代價的。
海上超低空飛行的危險性自不必說。
轟六的初始條件,就決定了它並不能完成超低空跳傘逃生。
(根據《轟6飛機技術說明書》第七冊,轟6的允許彈射錶速不大於620公里/小時,座椅離機後3秒內人椅分離,兩秒後開啟救生傘包,5秒後降落傘張滿。這加起來已經過去接近10秒時間,人早就掉到海里了。)
所以每一次超低空遠端轟炸,對於飛行員來說都是在玩命,在閻王的生死簿上反覆橫跳!
“隱身設計對你們來說,應該不是什麼大問題吧?”
“畢竟有了殲20的隱身設計經驗。”
老首長不解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