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射!”
赤紅的旗幟,乾脆利落地揮下。
伴隨著發射指令,東風17彈道導彈好似離弦飛箭,從大地之上起飛。
身後留下一道長長的煙雲,很快就消失在了大家的視野之中。
“速度很快嘛!”
老首長在觀看了東風17的起飛過程之後,忍不住感慨道。
雖然他之前沒有接觸過東風17導彈,但是他曾經接觸過相似的彈道導彈。
即使是沒有專業的測速裝置,他也能夠看出來東風17的起飛速度,最少是其他彈道導彈的兩倍。
而一旁的工程師們已經完成了測速工作。
“初始階段的平均速度,達到了7.5馬赫。”
張星揚看著軍用筆記本顯示屏上的資料顯示,向一旁還在等待結果的老首長報出了一個資料。
“嚯!”
“那豈不是比我們之前使用的遠端彈道導彈快了接近一倍?”
老首長雖然心裡早就有了大概的猜測,但是真正聽到這個資料的時候,還是被嚇了一跳。
起飛速度更快意味著能夠以更快地速度進入大氣層外飛行,避免在起飛階段遭到敵人的反導系統攔截。
“起飛速度只是一方面。”
張星揚在看完了起飛階段的資料之後說道。
“關鍵是大大降低了上升段的時間。”
“減少了敵人在這一階段對導彈進行攔截的可能。”
雖然敵人突入到國內本土對彈道導彈起飛階段進行攔截的可能不大,但是作為科研人員必須要考慮到這樣極端的情況。
“不過現在的速度還不是最快的。”
“哦?”
“什麼時候能夠達到最快速度?”老首長有些好奇。
“在大氣層外飛行的時候,最快能夠達到16倍音速。”
這一點早在YF21風洞之中進行風洞實驗的時候,就已經完成了模擬測試。
所以張星揚預估計,即使是考慮到各種不良的現實情況影響。
導彈的最低速度,不會低於15.5馬赫。
“不過因為我們採取的是乘波體構型,走的是錢學森彈道,這一階段的距離不會很遠。”
“導彈總射程七千二百公里,在大氣層外飛行的距離,大概就只有一千六百公里。”
“這也是為了增加導彈的突防能力做出的妥協。”
乘波體構型,因為在大氣層外飛行時間短,所以射程不能做的很遠。
如果將大氣層之外飛行的時間,佔比從百分之二十增加到百分之五十。
少說也能夠再增加三千公里左右的射程,達到一萬公里以上的射程。
如果這樣,東風17也就可以算得上是洲際彈道導彈。
不過這樣做,將會大大增加導彈在大氣層之外被敵人反導系統所擊中的可能。
這個時候,抬頭向天上望去,導彈的身影已經變得不可見,只有長長的煙跡雲能夠證明剛剛導彈飛過的痕跡。
“預計還有二十分鐘,能夠到達指定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