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隊員們對將要去京城的事情持有不同意見。
一方面來說這次出來就是為了護送局長大人去杭州,如果他們此時跟著項茂去京城,那方正該怎麼辦?另一方面這些人有著很深的故土情懷,不怎麼願意進入京機營做守備軍。所以就造成了兩種意見僵持不下的局面。
見狀,方正沒有過多的勸說他們,反而讓這些人自己做選擇。畢竟今後的路是他們自己走,而不是一直需要靠別人來攙扶。
項茂一想到這支軍隊即將要跟隨他一起去京城心裡就激動。作為一軍主將,誰不希望自己麾下計程車卒兵強馬壯?而且這些城管隊員還不僅僅是目前所看到的這些人,聽方正所說蜀中還有和這裡幾乎差不多的人數!
這麼多紀律森嚴、令行禁止且一看就知道很有戰鬥力的軍隊,試問那個將領不渴望將他們收入麾下?
最終,在阮子木和李義等人的勸說下,極大部分人都選擇了前往京城為自己博一份前程。而還有少數則是被兩人強行留下用以護送方正前往杭州。
“時間緊迫,大家有什麼話等日後見了面再說。”
方正見決定跟隨項茂前往京城的那部分人拉著留下來的人依依惜別,一幅不依不捨的模樣,頓時心裡生出了一股怪怪的感覺,莫不是這些人長期在一起相處,再加上軍營裡沒有女子的緣故,讓他們有了短袖之癖吧?
急匆匆的和項茂告別,方正帶著一千人的隊伍從渡口登船,順江而下前往杭州。而項茂則喜滋滋的帶著接近六萬人馬朝著京城方向前進,臉上的笑容一直都未曾消退,似乎早已忘記了趙宏文死去的事情。
卻說遼東。
遼王的確如項茂所言,已經到達離著紫荊關不遠的一座城鎮,並且已經在這裡休整了十多天!
“王爺,紫荊關城牆厚,末將仔細研究了許久,發現強攻是絕對不可能拿下這座雄關的。”
遼王麾下第一猛將曹中元黑著兩個大眼眶從帥帳外走了進來。一進門便躬身向遼王稟報他對攻打紫荊關的看法。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紫荊關處於中原和北方遊牧民族的分界線上,為了防止那些常年以放牧為生,一到了冬天就缺衣少食的遊牧民族南下搶掠百姓,所以大秦才將這第一座關隘修建得極其的牢固。單從城牆的厚度來說,幾乎和包圍皇帝陛下安全的京城相差無幾了。
而且紫荊關不僅城牆厚度達標,就連高度也超出京城城牆許多,更不要說上面每隔一段距離就設定好警戒哨,為的就是防止敵人忽然襲擊。
再說紫荊關的城門也非比尋常,和尋常那些城池木製的城門想比,這裡的城門完全採用了非常難以煉製的鐵礦作為主材料,期間還摻雜著一些其他質地堅硬且柔韌性極好的金屬。這就更加讓紫荊關被打造得如同一座堅固堡壘,敵軍若是想要強攻,估計沒有個幾十萬人命填平這座雄關是決計別想成功!
遼王佝僂的身影靜靜的坐在帥帳裡,聽完曹中元的話之後,僅僅只是抬了抬眼皮,卻不做任何的回應。
“曹將軍,你莫要漲了他人志氣,滅了自家威風!”
遼王麾下萬夫長常勇冷笑連連的看著垂頭喪氣的曹中元,嘲諷道:“曹將軍沒有辦法不代表王爺也沒辦法,要知道咱們王爺當年可是號稱殺神的!區區一坐紫荊關而已,在王爺面前自然不在話下。”
說完常勇挑釁的看一眼曹中元,接著臉上表情瞬息變化成討好,對遼王道:“王爺,您說是吧?”
遼王冷冰冰的看了眼他,嘴角勾起道:“既然常勇為人機智,那攻破紫荊關的任務就交給你吧?”
常勇聞言討好的笑容立刻僵硬在臉上,磕磕巴巴道:“王爺....這個.....末將才疏學淺,哪能想出什麼好的辦法來?您就不要為難我了。”
曹中元嘴角抑制不住的上揚,最終噗的笑出了聲:“哈哈....常勇你這個馬屁精....”
“閉嘴!”
遼王冷冷的一句話頓時讓帥帳中清淨了下來。隨後他走到地圖前仔細端詳,一邊思忖道:“當年還是本王建議陛下將紫荊關修建得如此宏偉,沒想到居然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呵呵,當真是可笑。”
常勇和曹中元兩人聞言,同時低下頭去裝作什麼都沒聽到。
遼王並沒在乎他們有沒有聽到,而是俯身看著地圖道:“此去京城必須要經過紫荊關,不然的話就要從草原上繞行超過千里路程。如此一來時間上就拖延太多了,和本王的計劃不符。所以,攻破紫荊關勢在必行!”
“可是....”曹中元也湊上前去看著地圖道:“紫荊關確實易守難攻,而且咱們的兵馬也只有數十萬,強攻只怕會損失殆盡!”
遼王陰鷲的雙眼閉上,做沉思狀。半晌後緩緩開口道:“紫荊關守將是誰?”
常勇急忙介面:“沈從山!此人是秦國八年的進士,後在翰林院任職。從京城傳來的訊息稱,此人極其擅長兵法韜略,且足智多謀。故而陛下才在秦國十六年將其派往邊關,負責鎮守紫荊關。不過說來此人也的確有幾分本事,這些年雖然在紫荊關沒有什麼出奇之處,卻把一座雄關守了個密不透風,就連前幾次拍進去的探子都能及時的找出來,當真是有點手段!”
“常將軍此言謬矣。”
曹中元緩緩道:“方才本將說紫荊關易守難攻,將軍不是笑話本將無能嗎?還說什麼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難道你此時不是也做著一樣的事情?”
常勇頓時被問了個臉紅脖子粗,氣呼呼的扭頭看著曹中元,看那架勢,似乎一言不合就要血濺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