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他打定主意要離開杭州之時,劉大海下令所有城門嚴格把守,對進出人員盤纏的嚴密可謂是空前絕後了。何志秋親眼所見一個商賈受不了城內緊張的氣氛想要出城去投奔親戚時,卻遭到了守門兵丁的阻攔,要求他開具一系列的路引和證明才能放行。
當下商賈便垂頭喪氣地回家去準備一切需要之物。可令他沒想到的是,就在拿著一張張上面蓋著拇指紅印的證明時,兵丁卻喝問他為何不簽字?
商賈委屈巴巴地說了句街坊都不識字,只能出此下策。
兵丁一臉鄙夷點頭,算是過關了。在他正欣喜馬上就能出城去的時候卻聽兵丁用公事公辦的口吻道:“想要出城去不僅需要街坊給你寫下的證明,還要當地里長的路引。”
商賈無奈,只好又折身回去開具路引。
可接下來就讓人有些哭笑不得了。
商賈再次拿來路引後,兵丁又要求他回去把家庭成員名單拿來。
照做之後,兵丁又管他要杭州府主簿大人的親筆放行令。
商賈哭笑不得地又去找主簿,沒想到當他拿著放行令過來卻又說要知府大人的親筆手書這才肯放他出去。
當下商賈想死的心都有了,為了弄來這些東西,他都快送出去接近幾百兩銀子的孝敬錢了。如果再去找那個傳說中吃人都不吐骨頭的知府大人,指不定他所有的身家全投進去都不一定能塞滿知府的牙縫。
商賈終於哭哭啼啼的決定不再出城了,還是老老實實窩在杭州這個地方的好,就算到時候倭人攻來大不了一死,也比親手把辛苦賺來的錢一筆筆送出去的好。
何志秋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沒想到出個城還需要這麼多手續?
一個歪主意就已經讓他在所有人心裡留下了個奸細的印象,怎麼還會輕易放他出城而去?所以若是他想出去,說不定會付出比這大無數倍的代價才有那麼一絲絲的希望。
就在他束手無策的時候,卻看到方正進城。在如今這個風聲鶴唳的時候,他是不敢做些什麼的,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幾人離去。不過在心底卻在方正這個名字上劃上了重重的一筆!
眼珠轉了轉,何志秋計上心頭,來不及和身邊的人說一聲便匆匆朝著知府衙門跑去。
知府衙門這段時間展現出從未有過的空前盛況,官員進進出出,兵丁們也在門外隨時待命,等待不時從裡面傳遞出的一個個命令,然後由他們以最快的速度傳遞出去。
何志秋慢吞吞來到門口,再次把腦海中的計劃仔仔細細地過了一遍,確認沒有什麼紕漏之後蒼白的臉上這才展露出一絲笑容邁步走進衙門。
劉大海很是煩惱,送往朝廷的加急奏報已經走了好些天了,按說朝廷的調兵文書應該下來了。可到現在為止什麼都沒看到,就連信使都不見回來,難不成是出了什麼意外?
“劉大人,”
正在他沉思的時候,何志秋走了進來,對兩旁商議如何針對這次倭人來襲做出應對的官員們視而不見,徑直走到中間對上首的劉大海拱拱手。
事實上,這段時間每天都可以見到衙門裡許多官員在一起商討著,可時間一天天過去,除了整天湊在一起說些個‘我泱泱大國豈容宵小覬覦’,或是‘倭人皆土雞瓦狗爾’之類沒有任何營養的話語之外,一直沒能拿出什麼切實可行的方案出來。
“何大人不再城頭值守,怎的下來了?”
劉大海抬了抬眼皮道。對於這個差點把倭人是我爹幾個字寫在臉上的何志秋已經沒了絲毫好感。似乎已經忘記了曾經就是這個臉色略顯蒼白的傢伙隔三差五地就給他送銀子、送美女、送珍寶......
何志秋臉色更顯蒼白幾分,尷尬笑了笑:“下官忽然有了個主意,說不定對杭州有所幫助。”
“哼,”
劉大海還沒說話,倒是幾名已經看不慣何志秋做法的官員怒哼出聲,他們橫眉冷對道:“何大人,莫要忘了你是大秦人。像之前那種屈膝求和的話還是趁早不要說的好。雖然我們年老體衰,不過就算拼去這條性命也要讓你明白何為秦人的風骨!”
何志秋縮了縮脖子,畏懼地看了眼那幾位年近半百的老儒生,撇撇嘴不去理會。轉而對劉大海道:“啟稟大人,下官這次真的是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