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蘇家一樣,成為上陽鎮有頭有臉的人物。
當然,書院的事,也許得等沈家昭雪之後……
沈氏聽了沈雙雙的話,眸色動了動。
“回春堂那邊,也可送幾個藥童過去,讓他們學學認字跟算術。”
這次殷公子送來的四個藥童,其中只有兩人會識字,且識字不多。
他們留在後院幫她打雜製藥的還成,去前堂抓藥跑堂卻不行。
要有機會的話,讓他們去學學認字,以後他們在藥鋪裡也能幫上更多忙。
“當然成!”沈雙雙笑著道。
“那我找吳伯合計一下,看怎麼安排。”
“嗯。”
四月初六。
沈雙雙起了個大早。
去新作坊那邊走一趟,確定沒問題後,再次去了大河村。
賬房。
沈雙雙將自己準備在大河村建蒙學的事跟吳伯說了。
吳伯聽聞,十分驚訝。
隨即是激動。
“要能在村裡建蒙學,還只收不多的束脩,大家必定感激夫人!”
“此乃有利鄉民的好事,村長那邊肯定會支援的!”
沈雙雙笑著點頭。
“我已經有了些想法了。”
“過來跟你商量一下,便準備去跟村長談。”
她跟婆婆都不住大河村,倒是吳伯經常住村子裡。
吳伯現在不僅是她作坊的管事,一定意義上也代表著他們沈家。
接下來要在村裡建蒙學,還得吳伯這邊去盯。
“夫人有何想法?”吳伯激動的問道。
在自賣其身前,他是個讀書人。
雖然未能讀有所成,卻還是從書中增長了許多見識。
當初,就是靠著那些見識,他才在饑荒遍地的情況下保全了自己和家人。
而後,也是因著會讀書識字,才得了夫人的賞識,當上了作坊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