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金國不打西夏,也會驅使西夏去攻擊大宋。
總而言之,西夏的處境已經相當危險了。
他們是個小國,不像大宋,有容錯率,曲端一支偏師,就殺到了興慶府,如果金國願意,他們也同樣能做到。
而金人殺進來,那就不是燒燬承天寺那麼簡單了。
可話雖如此,真的和大宋結盟,守望互助,彼此休慼與共,讓大白高國為了大宋流血,顯然也不現實。
畢竟兩國百年血仇,也不是能無視的。
“趙官家,你打算如何結盟?可有章程沒有?”
趙桓笑著點頭,“有,首先就是我們兩國的關係,放棄君臣宗藩,完全平等,平起平坐。以當下兩國的實際控制線為邊界,停止一切戰爭行為。超過千人以上計程車兵調動,要互相告知,避免誤判。”
李乾順一聽這話,連連點頭,臉上甚至露出笑容,“此乃造福兩國百姓的善舉,極好!”
“其次就是通商,互通有無。抗金可是需要花錢的。朕可以提供質優價廉的商貨給貴國,同時希望貴國也可以出售一些牲畜土產給大宋。至於數額多少,由下面人談。總而言之,是互惠互利,恢復民生,積蓄財富,以便於整軍抗金。”
李乾順不用思索,就直接點頭,“嗯,此事也很好。”畢竟和大宋通商貿易,也是西夏早就夢寐以求的東西。
“再有就是雙方要互通軍情,對於金人的動向,要主動告知。”
“這也是正論。”李乾順依舊點頭,坦白講他以為趙桓所言的結盟,是雙方出兵,跟金人死磕,這是他萬萬不想幹的。
結果趙桓居然沒有提,而是開出瞭如此誘人的條件,真是讓李乾順頗為意外。
“趙官家,你就沒有想過,要兩家聯軍,守望互助嗎?”
趙桓微微一笑,語重心長道:“能聯軍固然好,可我們雙方連語言都不通,尤其是下面計程車兵,更是沒法做到彼此瞭解,倉促用兵,只會適得其反。我的意思是先易後難,把能做的事情做了,建立起友好關係,彼此先爭取做個好朋友,好鄰居,至於接下來的事情,會怎麼發展,不是現在能夠說得清楚的。”
趙桓抬頭,笑眯眯道:“皇兄以為如何?”
李乾順的老臉上露出了釋然的笑容,感嘆道:“英雄出少年,我們這一代人,果然是老了。以往還在琢磨,金人強悍,大宋何以自保!現在看來,有趙官家在位,該是金人發愁才對!”
李乾順來了一個倚老賣老,趙桓卻也不惱,只是笑道:“皇兄若是同意,可以讓他們下面擬一個盟約出來,然後再仔細詳談,如何?”
李乾順點頭,“可以,我也想和趙官家儘快結盟。”
趙桓一笑,“皇兄,我覺得應該是三個人。”
“三個?”
李乾順大驚,“趙官家,當今天下,能和你我平起平坐的,只怕唯有大金皇帝了,難不成要把他請來嗎?”
趙桓笑道:“我想請人家也不來啊!說白了吧,是耶律大石!”
“什麼?”李乾順更加吃驚,“這不好吧?”
“為什麼?”
李乾順道:“耶律大石固然帶著殘部逃到了草原,可他現在兵不過一萬,城不過一座,如何能跟我們結盟?”
“可他代表著大遼!在金國的土地上,還有百萬契丹人,就算是金軍之中,還有契丹降將。我們要對付金人,就不能忽視耶律大石,更不能不在乎昔日的大遼國!”趙桓聲音高亢道:“大宋、西夏、契丹,三國鼎足而立,如今契丹亡於金人之手,我們雙方結盟,支援契丹復國,三國共同抗金,恢復昔日秩序,難道不好嗎?”
趙桓見李乾順還在皺眉,便又道:“現在大宋和耶律大石無法直接聯絡,唯有透過皇兄之手。如果大遼復國,耶律大石也只會更加感激皇兄才是。而且大石雄踞草原,正好庇護西夏的北疆,如此重要的一個人,如何能排斥在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