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心也被這場十年之雨帶著,在風的吹拂下飄到了古都,雨還在一直下,彷彿這兩三點雨水變長,變長,從未斷開。
不知道十年前種下的桃樹長得多高了呢?
背影略有些消瘦的世子仍然呆呆地看著天空,似可以望穿中原,直至古都。
周圍計程車兵們看到世子這副樣子也是見怪不怪,世子每年看到家裡的來信都會這樣。
“呼咻~”
一陣風聲吹過,眼前的世子早已遠去,冒著傾盆大雨,他仍然來到老地方,唱起軍歌“我自關山點酒,千秋皆入喉,更有沸雪酌與風雲某。我是千里故人,青山應白首,年少猶借銀槍逞風流,幾載風雪捲刃,朔風同孤晝。”
他只在山上留著悲涼的軍歌以及蕭瑟的背影。
正面去看,世子竟然在秋風的呼嘯下“迷了眼”眼睛紅通通的,眼淚只有一滴滴在沙子上。
令人奇怪的是竟然有回聲,啪嗒……啪嗒……
……
古都上,川流不息,每個青樓都門庭若市,而一些商店卻是門可羅雀,孩子們在這些商店前嬉戲,唱著歌謠。
“世子妃,本驚華!落此地,十年盲!”
一男孩奔跑在眾多行人之間,來回穿梭自如,後面跟著許多小孩,給這繁華的古都又添了幾分活潑與歡樂。
“世子妃,您……”一衣服殘破,雙袖襤褸,頭髮亂糟糟的中年男子說道。
“沒事,無妨,這些事全古都都知道了。”一溫文爾雅的女子制止他的話語,顯得有些不大所謂。
“這次他還是沒有回信嗎?”她盯著前面那些玩耍的小孩問道。
“嗯。”那中年男子重重地答到。
“也對,本來就不該報太大期望的,畢竟十年了,都是這樣。”女子輕輕地走著,輕輕地說著。
“世子妃,其實世子是有原因的。”中年男子看到她這副樣子,為世子辯解道。
“我明白,我明白。”話語依舊輕輕的,並沒有多大說服力,但又給人一種不容置疑的感覺。
那中年男子不再吭聲,而是眺望邊疆,又從腰間掏出一葫蘆,大口飲起酒來。
“世子妃好呀!”
“世子妃好!”
“世子妃是越來越漂亮了。”
周圍人看到眼前女子都是發出這樣的問候和讚美。
世子妃總是和藹地一一回應。
他們都明白正是世子十年駐守邊疆,古都才會如此安寧,他們才會生活的如此幸福,這個大功臣就是世子妃的夫君。
也是因為他們,世子妃與世子已有十年未見,他們因為心中的內疚,於是乎就對世子妃關心,問候,幫助起來。
他們也是曉得感恩的,正是如此,他們決定要求梁王去慰問世子,好讓二人早日團聚,好表達古都人對世子的敬佩和愛慕之情,於是乎就有了後文梁王殿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