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單于的腦袋還沒被送回來,另一件更叫人震驚的事,就險些掀翻了整個京城。
以溫和儒雅聞名天下的崔家公子崔絮之,竟然闖入了朝堂,當著魏帝和所有官員的面兒,狀告他的叔父崔相謀害他的父母、縱容家僕行兇、貪贓枉法、草菅人命。
以及最讓此刻的大魏百姓感到憤怒的一條罪狀——與匈奴勾結,意圖陷害謝將軍一家,陷整個大魏於水深火熱!
本來這個時候謝家軍打穿了匈奴部落,將這塊壓在眾人心頭上的巨石掀開,讓大魏百姓有了喘息的機會。
這些百姓對於保家衛國的戰神一家崇拜到了極點,畢竟匈奴和大魏針鋒相對這麼多年,誰家沒有兒郎從軍,誰家沒有孩子死在了匈奴人手裡?
尤其是邊關那裡的百姓,這麼多年受到的折磨,若非他們心性堅韌,恐怕早就放棄這危險又滿含血淚的故土了。
但誰能想到,他們前腳還在為謝家軍立下的赫赫戰功而高興,欣喜於多年的仇敵終於得到了報應,懸在腦袋上的利劍終於被折斷。
後腳就有人告訴他們,如今朝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官,竟然和匈奴勾結,想要陷害他們的戰神!
這換了誰都會憤怒不已,畢竟這個官員可是他們大魏的人,對方享受著他們供上去的銀錢糧食,卻不想著保護他們大魏,反而跟匈奴聯合起來,想要害死大魏的保護神。
這個訊息一傳出去,別說京城百姓了,其餘地方的百姓都第一時間鬧了起來。
邊關那邊尤其激動,在知曉這事兒的時候,險些要帶著人一路哭到京城去,請求陛下做主。
不過訊息傳來的時候已經晚了,曾經不可一世的崔相已經被他的侄兒拉下了馬,崔家這棵大樹更是一夕之間便倒塌。
其餘依附著這棵樹的猢猻也接連被查出了不少罪證,被拔出蘿蔔帶出泥,跟著一起清算了。
原本作為崔半朝的崔相是不該這麼輕易就倒下的,但誰讓崔絮之拿出來的證據實在驚人。
且不說被崔相害死的崔家三房夫妻倆,只說對方和匈奴勾結,想要陷害謝青霄一事。
這事兒往大了說,和叛國也沒區別了。
更不必說他還有不少小毛病,他的親族、妻子、兒女和手下更是仗著他的勢小錯不斷。
這些小錯平日裡看著沒什麼,一旦積累起來,卻是一張紙都寫不完。
這麼多的事堆積到一起,再加上這叛國的罪名,任誰來也無法將崔相洗白。
甚至崔蘭亭還拿出了崔相一派設計劫走運送往邊關糧草的證據,這項證據一出,就更加佐證了崔相與匈奴勾結。
若不是他有意叛國,怎麼會和匈奴那邊有多次書信來往?
若不是他想要叛國,怎麼會派人劫走要送到前線去的糧草?
這一切都發生得太過突然,崔相甚至沒來得及有所反應,崔蘭亭就已經乾脆地告完了狀,而早就守在殿外的侍衛也第一時間衝進了殿裡,將崔相一派的官員全都抓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