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原點點頭,跟著劉浩明去了庫房。
古董的斷代,是一件很嚴謹的事情,且不說明早期和明晚期差了這麼多年,有時候,不同皇帝時期的東西,弄錯了也不行。
也就是這件翹頭案是民間的東西,不然如果上拍,斷代最好到某個皇帝。
既然孫中原提出了疑點,劉浩明就不能不重視。
孫中原在庫房裡見到了這張海黃翹頭案。
他也明白了,為什麼劉浩明沒有太過重視。因為這張案子,不是一般的殘,而是有半條腿兒沒了,重新接的!而且,原來的案子的用料,是典型的油梨老料,經過數百年,包漿極為厚重,新接的半條腿兒,雖然儘量選用同等好料,但是卻無法一致。
圖片上就比較明顯了,這一看實物,更不好看。
孫中原審視了一會兒,“沒錯,這下可以完全確定了,這海黃翹頭案,是明晚期的!”
劉浩明一看孫中原如此篤定,不由點點頭,“那好,這樣吧,這東西我再找幾個專家看看,如果和你的看法一致,我就不說是你看出來的了!”
孫中原笑了笑,“好。”
劉浩明作為總經理,自然不想內部有什麼矛盾。如果說是孫中原看出來的,傢俱部即便最後經過研究認同了他的看法,也難免會對孫中原心生芥蒂。
“你這輕易不來,一來就立功啊!”走出了庫房,劉浩明笑道。
這話不好接,畢竟,劉浩明也沒看出來,這本來算是他的失誤。不過,孫中原看到了,也不能不說,總比上拍之後被人看出來強。
“劉總說哪裡話,我也是沒多想。”孫中原應道。
劉浩明輕輕拍了拍孫中原的肩膀,盡在不言中。他也不是個小肚雞腸的人。
回到瓷器部辦公區,孫中原沒見著霍曉東,陳平也不在。想想已經和老總彙報了,而且老總也做出指示了。孫中原便就此離開了,等到秋拍的時候,到場就行。
剛上了車,霍曉東就來了電話。
原來,他在法院呢。
“好訊息哎!買蜜蠟那娘們的起訴被駁回了!”霍曉東很高興,“你有空麼?我車送修了,來法院接我吧!中午一起吃飯,我給你詳細說說。”
“好啊!”孫中原也挺高興。他認為,這算是法院公正的處理。
中午兩人一起吃飯。霍曉東詳細說了說。
法院的駁回起訴,理由裡就有“行規”二字。
法院認為,古董買賣,買家應知“行規”,現在即便是判斷失誤,也應該自行承擔損失。而且,買家提交的判斷年份不足的證據不充分。
“古董,是特殊物品。民間的收藏和交易,屬於高收益行為,也是高風險行為。所以,不同於一般的商品買賣。”霍曉東搖頭晃腦對著手機拍下的文字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