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聽此言,隋東辰和羅南羽眼睛都是一亮,如果孫中原真能參破軒轅星圖,一飛沖天,再加上他們幾個從旁推舉輔助,天象樓重出江湖,那倒真是個大氣象!
不過,他們的眼睛,也只是一亮,便黯淡下來。
這軒轅星圖,當年公孫央都沒在短時間內參破,抱憾離世,孫中原年紀輕輕,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
“我只盼著徐黑子能早點兒現身,讓我們能明白,當年還有什麼事兒是我們不知道的!”隋東辰站起身來,“你倆今兒就在我這裡歇了吧。”
······
第二天,孫中原一覺醒來,琢磨著隋東辰說的有道理,那些亂七八糟的事兒,其實眼下都沒有什麼具體的應對之策,而拍賣行的事兒,畢竟是本職工作。
孫中原到了拍賣行,大家都很忙碌,畢竟秋拍就要開始了。
不過,孫中原現在有點兒特殊,不光同事們不會多問他幹什麼去了,就連陳平也不會多問。這一下子“貢獻”兩件重器拍品,也讓大家無話可說。
孫中原去了趟劉浩明的辦公室,劉浩明告訴他,他的工作重點,放在徵集拍品上就行,其他的無所謂。至於秋拍的組織和準備,基本都是按部就班的事兒了。
而且,現在東盛的秋拍一下子黃了,星辰拍賣行的秋拍也有了壓軸重器,沒什麼可緊張的了。
不過,劉浩明也囑咐孫中原,秋拍那幾天,務必得到現場,同時得熟悉下所有的拍品,以應對各種情況。
和孫中原交流的時候,劉浩明的辦公桌上,擺著一組洗出來的圖片,可能是要上拍賣畫冊的東西。
孫中原瞄了幾眼,卻突然覺得有問題!
圖片上,是一張HN黃花梨的翹頭案,體量倒是不大,看圖片,制式和材料也沒什麼問題,問題出在文字說明上,因為標註的是“明早期”。
翹頭案這種傢俱,直白簡單一點兒來說,就是一張比較窄的桌子,兩頭翹起。
為什麼會有這種制式呢?主要是針對文人來的。古代的手卷也好,畫軸也好,可能比較長,需要在案子上展開看。有過經驗的人可能知道,放好後,順手一撥,骨碌碌滾開了,如果案子沒有“翹頭”,這手卷過長,它可能就耷拉地上去了!
所以,翹頭案有效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同時呢,還挺好看,增加了立體感,不那麼呆板。
“劉總,這翹頭案是要上拍的?”孫中原不由問道。
“是啊,可惜腿部有一部分殘了,補了一塊,不然也算是重器啊!”劉浩明隨口應道,“傢俱部徵集上來的。”
劉浩明說的沒錯,海黃這材質本來就相當貴重,如果真是明代的,完好無損,其市場價位,甚至可能會超過定窯蓋罐。不過,殘了後補,那就沒法說了,價值起碼打個對摺,這還要看具體拍賣情況。
“這年份是誰定的?”孫中原又問
“也是傢俱部定的。”劉浩明一聽這話,不由抬頭看著孫中原,“怎麼,傢俱你也精通?有問題?”
“精通談不上,但是這海黃翹頭案,肯定不是明早期的。”孫中原應道。
“噢?”劉浩明雖然對古代傢俱不是很精通,但是也露出了一臉驚訝,“你這隻看圖片,就這麼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