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
林炬、佘院士、吳懿、還有其他幾位董事聚在一起,與華核公司和羅·羅兩方人馬互相大眼瞪小眼。
說實話現在的局勢發展情況出乎所有人預料,跟想象中的出入非常大。
14日,聯合礦業開始走流程,由林炬親自寫了一份報告,大意是:月球開礦太困難,我們需要十幾顆到二十顆左右的超大當量氫彈,特此申請相關資質和手續。
這份報告在聯合礦業的公司系統裡備案以後就直接列印出來給上級帶走,當天晚上常委會進行討論。
常委會批准,第二天擴大會議批准,報告透過。
這麼快透過的原因並不是大家就這麼草率地認可,而是認為這事兒不太可能辦成,單單批一個資質沒什麼,反正國內在可以預見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會同意給氫彈,那頂多會激起一些輿論反應而已。
上級的已經大致對玉樹基地開發程序有所瞭解,炸氫彈之前的準備工作可一點都不少,怎麼著也要不到一年的時間,先放出風聲,再慢慢磨尋找機會。
初步的想法是把訂單甩給露西亞,現在毛子的經濟窮的蕩氣迴腸,肯定不會放過這麼一個回血的好機會,他們也不怕制裁。
所以在釋出會過後雖然華核公司的皮出面進行了投標,但實際上如果沒有其他方繼續加入最後的結果也會是不了了之,象徵性地露下面而已。
事情剛開始的發展也如大家最開始想象的那樣,引起的震動確實不小,卻遲遲沒有人進行回應,就連露西亞的反應也比較冷淡,除了打個熱線過來模糊地問了幾句就匆匆結束。
一連過了兩天,18日的時候聯合礦業的官方郵箱突然收到了一封來自羅·羅公司的郵件,郵件中表示他們有能力提供符合要求的氫彈,但暫時沒有實物,現已授權由大使館大使、武官以及已經從倫敦起飛的專門負責人一起組成談判團隊進行磋商。
在此之前沒有任何的官方層面交涉和照會,就真的跟普通公司競標一樣發來了一份郵件,要不是AI將其列為重要資訊可能都會被忽略掉。
自從釋出會以後聯合礦業的郵箱就湧進來了無數郵件,其中99.999%都屬於是惡作劇,來自全世界的無聊網民都宣稱自己的“公司”擁有氫彈,僅僅半天就導致了後臺癱瘓。
最後還是林炬出主意讓聯合礦業的郵箱暫時由基地AI代管,非企業郵箱一律過濾,再設定一些規則才使後臺清淨下來,但卻也導致了後臺從擁擠到空空如也的場面。
當時負責看守郵箱的員工花了半天去確認上面的資訊是真的不是某人的惡作劇,才趕忙向上彙報。
這讓已經冷靜下來開始失望的董事們大吃一驚,誰都沒想到帶嚶居然會第一個出面,這完全是意料之外。
更離奇的是20日,也就是在羅·羅公司派的人從本土飛過來休息一晚上之後就直接找上門,於是聯合礦業和華核公司也只能匆匆忙忙地進行第一次會談。
華核公司的談判團……旁邊的帶嚶大使胡恩·康納仔細瞅了瞅,看到一個老人後然後大驚。
“康納,你看到了什麼?”
羅·羅的全權談判負責人史蒂文森有些疑惑,然後就聽康納小聲道:
“那是他們的核科學院頂級專家,那天釋出會的時候他們也在。”
史蒂文森:“核科學院?那說明他們非常重視,真的要批氫彈。”
康納面色凝重地點點頭,卻不知道對面只是單純的毫無準備所以只能把核科學院、請了過來,實際上他們根本就沒任何方案只是過來湊數的。
吳懿眼見氣氛越來越尷尬,不得不硬著頭皮開場:
“史蒂文森、虞民先生,首先我必須要宣告具體投標方案需要根據我們採集的礦場地域地質環境確定,所以你們不管最後是否中標都必須簽署保密協議,違約洩密將承擔高額違約金及其他限制,請問你們是否贊同?”
羅·羅翻譯(虞院士):“我們沒有意見。”
虞院士坐在那裡輕輕撫摸著鋼筆,從昨天晚上起他已經是華核公司高管了,全權談判代表人,現在他正在紙上慢慢寫著環境模擬方案,準備回頭在超算上試試。
實際上本來安排的是其他人,但已經很高齡的虞院士覺得這個計劃非常有趣自己站了出來,這是他自覺還能在死之前能看到實施的一件事,決定將其作為最後一件事來完成。
接著兩方代表分別簽署了保密協議,然後就拿到了聯合礦業的初步爆破設想方案以及有關地質資料。
史蒂文森旁邊的皇家科學院航天專家對珍貴的月表深層資料非常感興趣如獲至寶,而他自己則開始瀏覽起聯合礦業的爆破方案,幾分鐘後放下輕輕搖了搖頭。
“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