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裡索夫對這樣務實的方案極度滿意,反正聯邦現在也沒什麼太大的發射任務,巨型火箭“颶風”開發現在又陷入了停滯。
停滯的原因還是所需的RD0120發動機,高效能氫氧機復產極其困難,隨時都有延期的可能。
而且除了極其昂貴但可以分攤的月球任務,露西亞根本用不起“颶風”,小一些的火箭反而能節省很多錢。
“葉甫根尼,我的偉大設計師,你已經做得非常好了,我們馬上就是世界上第三個掌握可回收火箭的國家了。”
他嘗試寬慰米克林,但老人只是惆悵地嘟噥:
“我們才剛剛起步,可有人卻已經要把巡洋艦發射上太空。”
米克林說的當然是長征十八號(新遠四)火箭,最近媒體已經拍到了正在被豎起的總裝箱以及等待吊裝的九章號飛船,預示著其已經發射在即。
超過15000噸的發射質量放在軍艦上已經算得上巡洋艦一級,外媒給其取了一個很貼切的外號“滄龍”。
長征十八號無時無刻不在震撼著全世界航天人的神經,幾乎是將常規燃料火箭做到了極致,每一項資料拎出來都讓人很頭疼。
米克林的感覺就好像是航天本來是一根從雲端垂下來的繩索,每個人都在竭盡全力地攀爬並且越往上越艱難,然而現在有個傢伙不但飛快地爬到了最上面,還摸到了繩索的最盡頭,將化學火箭的天花板給釘了上去。
從此以後每一個航天人都知道,化學火箭已經走到盡頭,後來者再不可能超越它,化學動力已經是等待淘汰的夕陽技術了。
這種彷彿鎖死前路的感覺遠比火箭本身帶來的震撼更大,很難有人能在看到職業盡頭的時候能夠依然鎮定。
米克林現在就處於這種鎮定中,直到他發現面前都是歡欣鼓舞的人群才驚愕地看向跑道的方向,原來安加拉S2已經在他的恍惚中發射並分離回收,兩枚助推器像無人機一樣滑翔降落,都全須全尾地回來了。
“發射成功了?”
“是的,葉甫根尼,總統會給你發一枚金星勳章!你是和科羅廖夫一樣偉大的設計師,你改變了露西亞航天!
你想要些什麼?別墅和私人醫生我會給你升級到最好的,你還想要什麼,都告訴我,這是對你工作成果的獎勵!”
“我想要休假,不多,10天就可以。”
“噢,這當然沒問題,伱要出國嗎?我不建議你去歐洲。”
“不,我想去瓊州,那裡很溫暖。”
米克林露出了憧憬的神色:
“而且還有航天最極致的美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