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C172甲型電池所使用的金屬氫儲存技術為極低溫特高壓容器,包含多種未知理論,製造裝置需要依賴對微觀結構的進一步瞭解,請提升基礎科學水平;
金屬氫本身極度危險,能量密度達到258KJ/g,是TNT炸藥的50倍,極度依賴特質容器,請謹慎研究,不建議拆解樣本。】
“……”
金屬氫電池!
當看到儲能物質那一欄時林炬的心臟都幾乎要跳出來,這可是人類追求了近百年的東西!
暫時先不去管C172甲電池來源的時空為什麼也扭曲嚴重,金屬氫一直都是材料科學的尖端方向,年初的時候還帶起過一陣熱度。
今年1月份哈佛大學的艾薩克·席維拉團隊在《科學》上發文聲稱他們用金剛石在高壓下用固態氫合成了一小塊金屬氫,引起了學術界的巨大轟動。
然而隨即他又遺憾地表示因為實驗操作失誤,這一小塊金屬氫還未來得及留樣就蒸發掉了,又引來了一大片的質疑。
科學界半信半疑,要求艾薩克團隊復現實驗過程,而他麼也在積極的實驗中。
不過林炬對這事兒有些印象,至少2024年這位老哥都沒有復現成功,而且後來還傳出他是個印度裔,只能說懂得都懂。
而系統拿出的C172甲電芯與其一對比就知道絕不可能那麼簡單,即使是整體電芯的能量密度也達到了每公斤6500瓦時、也就是6度電以上。
一塊還不到一根魚雷一半大小、重量1.3噸不到的電芯,竟然能足足容納8400度電,相當於兩個家庭一年用電量的總和!
如果僅僅按金屬氫的單位密度,每公斤就能儲存50度電,終結者電影裡那種一個充電寶大小就夠機器人持續使用很久的電池完全就有了現實基礎,更別提C172甲的潛力才開發到70%,極限能做到每公斤儲存70度電。
這儲存能力基本就是現在主流儲能電池的數十甚至上百倍,其製造難度也是可想而知,這可是除了鈾棒以外系統第二次給予實物!
唯一可惜的就是大了點,現在新遠當然沒有需要它的航天器,對於機器人來說也用不太上。
但即使是一時半會造不出來也足夠令人驚喜了,不管是一百五十多個重要科研力量的加入還是金屬氫電池都是前所未有的巨大收穫,林炬興奮的壓抑不住情緒,激烈揮動的拳頭把木製隔板砸的咣咣響。
正走到廁所門的佘院士猝不及防直接被這動靜嚇到一個激靈,然後就聽到了衛生間裡傳來奇怪的聲音,聽起來還有些眼熟?
“小林?”
“桀桀桀……咳咳,佘老是你嗎?”
“你在幹什麼呢?伱是不是……便秘?要不要我教你怎麼……”
“不用了!我馬上出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