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碳奈米管材料再次進步,也僅僅在每立方厘米1g左右徘徊,計算下來怎麼都不可能實現太空電梯。
要想做到人力能達到的水平,材料密度必須降低2個、至少1個數量級,強度再提升1個數量級以上,也就是綜合起來百倍、千倍的提升。
所以正是因為鍾成系統研究過這種技術,才對太空電梯的前景比較悲觀,相比起來靠著珠穆朗瑪峰建設1000公里的加速軌道都顯得如此容易,至少只要拼命花錢真有可能實現。
鍾成明顯不信,但林炬也沒有多解釋。
基地擁有“赤仞”全套技術資料,並已經完成了全面解析,根據幾位前沿物理學家的判斷,等太空弱力/超強磁約束實驗室建成,小批次製造“赤仞”是沒有問題的。
如果以“赤仞”作為太空電梯材料,36000公里長度的質量只有600噸,且最低6根就可以滿足實際需要,也就是要求同步軌道空間站質量要在3600噸以上,完全在可行範圍內。
而如果只是用於前期的驗證測試,5噸材料就足夠了,雖然基本沒有實用意義,但只要能從同步軌道連線地面還不斷裂,就已經能證明它那優良的效能。
在兩人熱火朝天的討論未來時,幾千公里外的瓊州按時發射了“天問一號”探測器,增加第三級的新遠二號乙火箭順利升空,拉開了大規模火星探測的序幕。
……
“我再次樹立華陰組織的旗幟,並宣佈人類第一次多國聯合探月行動成功,廣寒宮基地將成為人類首個地外國際駐地(俄語、法語)。”
奧列格·科諾年科和孟森林、托馬斯·斯佩凱三隻手一起將旗杆用力插在基座上,向著廣播攝像機宣讀準備好的臺詞。
隨後孟森林微微旋轉旗杆,讓華陰組織的旗幟最大程度展現出來。
華陰條約組織的旗幟設計包含了多種元素,以紅色為底,中間是一個星辰組成的環,環的裡面是兩隻握在一起的手,環的兩側則分別是主流的幾種火箭圖案和橄欖枝,下方則是由12個國家旗幟組成的飄帶,環的頂部是華山的圖案。
然後三名宇航員依次從登陸艙裡卸下一大堆摺疊的合金管進行組裝,在華陰旗幟兩側各插好6面旗幟,13面旗幟展成長長的一排,堪稱規模之最。
本來他們還打算加上聯合國旗,奈何阿美死活不同意,最終只能作罷。
這13面旗幟基本就是曙光四號任務的主要任務,僅僅是安置它們就花去了三個多小時,讓蹲直播的觀眾都看得有些不耐煩。
好不容易完成了這些工作後就是地面幾個主要締約方的電視講話,弄完這一切後曙光四號第一天的任務直接就宣告結束。
等直廣播攝像機被關閉,科諾年科終於解脫般地喊了一句:
“佈列特,達瓦里希李,我想要開你的月球車。”
一個小時前就抵達的李偉和付向傑就坐在曙光四號不遠處的一個小土坡上,等待著接應他們前往玉樹基地。
“科諾年科,很高興又見到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