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我在明末有套房 > 第七七一章貶盡朱氏皇族

第七七一章貶盡朱氏皇族 (第2/2頁)

在這個時候,唐王朱聿鍵帶著一百萬兩銀子,來到京城。

他的本意是捐給全旭,畢竟這段時間全旭花了不少錢,又是打仗,又是興建道路、溝渠、修建學校,花錢的地方太多了。

全旭在看到唐王朱聿鍵的同時,終於忽視了一點忘記的事情,那就是關於大明的藩王制度。

全旭答應了崇禎,可以放過崇禎一家子,可是沒有答應一定要放過他們這些朱氏藩王啊。

大明的藩王,也是大明朝廷的一個沉重的包袱。

首先是數量太多,多到皇帝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親戚,多到藩王不清楚自己有多少子女。

這可不是開玩笑的,真有這樣的事,歷史上不止一位藩王請求朝廷派官員到他們府上登記戶籍,幫他們弄清楚自己那一家子到底有多少人。

明朝宗室外延大。周、漢、唐諸朝,宗室出五服之外就不被列為宗室了,也就是說上不了皇室的家譜了,而明朝則不然,即使出五服也仍然得到皇室的承認。

(五服,是由父系家族組成的中國封建社會,以父宗為重。其親屬範圍包括自高祖以下的男系後裔及其配偶,即自高祖至玄孫的九個世代,通常稱為本宗九族。)

其次,明朝爵位全部世襲罔替,親王嫡長子繼承親王爵位,餘子全部為郡王,這就叫世襲罔替。而宋朝、唐及大部分朝代是降爵制度,比如宋朝,親王嫡長子降爵成為郡王,餘子降兩級成為國公。降爵制度的好處是有爵位不斷降級,最後與平民無異。

最後明朝宗室保底爵位是奉國中尉,這是最可怕的!

也是世界史上任何朝代都沒有的!奉國中尉的子子孫孫永遠都是奉國中尉,正五品,由國家供養。奉國中尉的百子千孫,千秋萬代都是奉國中尉爵位,這就是一個呈幾何式增長的有爵位的皇族人群,奉國中尉生奉國中尉,奉國中尉又生奉國中尉,無限迴圈……

對國家的負擔也會越來越大。不能這樣搞啊,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怎麼負擔的起?人家科舉仕子辛辛苦苦考試又有多少能得到一個奉國中尉的爵位的官職???

那些不怎麼受龐的藩王還好,了不起一塊封地十幾萬兩白銀就打發出去了,沒多大的事,但是像福王這種受龐的藩王就要命了,就藩的時候萬曆一口氣給了他四萬頃上好良田,三千引鹽引,還有向山林水澤徵稅的特權,至於封贈的金銀珠寶到底有多少,可能連萬曆自己都不清楚。

鹽引啊徵稅啊什麼的也就算了,關鍵是那四萬頃良田,實在太嚇人了,河南的官員扒拉扒拉了好幾個月,哭喪著臉上奏朝廷說整個河南的良田湊起來都沒有四萬頃這麼多。

萬曆無奈,只好打了個五折,兩萬頃好了,可即便是這樣,河南還是不夠,沒辦法,萬曆年,福王朱常洵的王莊高達1.9萬多頃土地。除了河南的地幾乎被搜刮殆盡外,又將湖廣的4485頃零50畝土地給予了兼併,這樣才湊夠了兩萬傾。

即便是這樣,這些蛀蟲還是不滿足,他們被剝奪了從政經商的權力,一天到晚除了提著鳥籠去聽戲之外就只剩下乾女人玩命造人了。

造人運動好啊,既可以愉悅身心又可以增加收入,每多一個子女朝廷就是多給一筆銀子,這哪裡是生孩子,分明就是生錢啊!

老朱家個頂個的能生,朱元璋還在的時候只有十幾個子女封藩,兩百多年後,已經是百萬不止了,大明根本就養不起這麼多皇親國戚啦。

在全旭看到朱聿鍵,一臉認真的道:“朕要削藩,你有沒有意見?”

朱聿鍵聽到這話,臉色一呆,他現在能怎麼說?

朱聿鍵忐忑不安的問道:“不知陛下如何削藩?”

全旭淡淡的道:“大明的藩王,其實也沒有什麼好當的對吧?既不能參加科舉,也不能當官,不能從事,不能經商,就是一臺生育機器,忒沒意思了,朕的意思是,從今往後,大明所有的藩王一視同仁,願意從軍,就可以從軍,想要從政,那就可以從政,沒有任何阻礙!”

朱聿鍵深吸了一口涼氣,大明的宗室雖然沒有後世所說的百萬之眾,從朱元璋開國開始分封十九子,至崇禎朝為止,大明的宗室共計約六萬餘眾。

這一口氣將六萬餘朱氏皇室,貶為平民百姓。

事實上,全旭不僅僅是貶為百姓那麼簡單,而是要抄家,然後再分給他們按照規定的土地。

最新小說: 我又淪陷了[娛樂圈] [紅樓]黛玉繼承了林家後 克格勃小三想上位 女駙馬穿越手記 慫包女配缺德後[七零] 救命我不想繼承家業只想當指揮官 真千金瘋批後,全家跪地求原諒 長得醜就不配攻略病嬌了嗎[穿書] 首富閨女有點摳 大理寺第一主簿 [火影 創設組]和扉間的愛情 不死者松田的二週目奮鬥生涯 餘二姑娘死遁掉馬了 全家穿越星際除了我都混成編制 八零之和搖滾老炮一起養崽崽 大師,師姐還有救嗎? 穿成七十年代心機女 我娘是京城第一白月光 我把異界物資上交了 我是女扮男裝文路人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