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頓一會,王凌沉吟片刻,喝了一口茶水。
王凌繼續說:“你來提醒我,提醒得對。王良是有能力的人,當官從政肯定能行。他本是做大事之人,不必讓他當小小書吏。”
於是,知府向皇帝推薦,王良擔任蓬縣縣令。
趙略本想湊王良一本,讓王良受到處罰。
可是事與願違,沒有想到,王良不僅沒有受到處罰,反而還升了官,讓王良白白佔了便宜。
趙略懊悔不已。
蓬縣境內,土匪猖獗,尤其是董彪、何虞等大盜,作案數起。商民受害,官衙無力打擊。因此,怨聲載道。
王良上任伊始,聽取民眾呼聲,採取辦法措施,給予有力打擊盜賊。董彪、何虞等大盜,得以收斂。
因擊賊有功,被皇帝嘉獎。
由此,王良被官商民眾敬重。
那些天下豪傑,莫不以與王良相交為榮。
王良對杯中之物,喜不自禁。常設宴擺酒,有酒必喝,有喝必醉,有醉必狂。
每次大喝大飲,在賓客滿堂之時,總是緊鎖大門,不讓客隨意出入。甚至把賓客乘坐的馬車軲轆,取下投入井中。
賓客既來,即使有急事,也走不開。
有一位官吏,到王良家拜訪,正趕上宴客喝酒。這位官吏,因有人來報,急於公事,卻沒法出去,只好等到王良大醉。
入內,向王良母親求情,叩頭說:“有人相約,不能耽誤。”老太太信以為真,這才讓他從後門出去。
由於王良毛筆字寫得飄逸,每給人寫尺牘短札,都以收藏起來為榮耀。因此王良對誰有所請求,沒有誰不願意答應的。
所到之處,人們總是爭先恐後地歡迎他、仰慕他。
當時,在官場中,有一位與王良同姓同名的人,每次到人家拜訪,一聽門丁通報說“王良”到了,滿座賓客,莫不震動。
等到人進來時,眾人一看,卻不是那個王良。此王良非彼王良,所以有人就送王良一個綽號,叫“王震動”。
王震動不僅才華震動,而且性情也是極其震動,不願意受規章制度所約束。王震動升為竇州知府,其弟王汲同時被任用為曹縣縣令。
赴任之際,兄弟二人,絲毫不檢點。乘著官車,進入小巷子。到寡婦家裡,大吃大喝。喝醉之後,翩翩起舞,如跳樑小醜,唱著歌,跌倒在地上。
至晚,留宿在寡婦家裡。侍婢扶臥而睡覺,直到次日早晨才回。
大臣苑寬聞之,覺得王良兄弟如此,太傷官員風雅。
於是,向皇帝獻言劾奏。
苑寬說:“啟奏皇上,王良兄弟蒙皇恩,被破格提拔。本應嚴以律己,卻不能守規矩。上任之時,到寡婦那裡,飲酒作樂。按律例,應當受到處罰。”
皇帝聞言,大怒,說:“太不像話,成何體統。”
苑寬說:“是啊,太影響官員形象。”
皇帝說:“將兩人免去官職。”
當時,朝廷規定,官員飲宴應有節制,不得入寡婦之門。王良兄弟,故意犯規,如此貪酒作樂,亂男女之別,輕辱爵位,因而被免官。
後來,新皇帝就位。重新任用官吏,王良為竇州知府,王汲為曹縣縣令。
兄弟倆人,官復原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