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一號】是我們國家的衛星發射場,第一次進行國際商業發射。
中國的發射場第一次在國際上亮相,,就創造了衛星入軌精度的世界紀錄。
時隔兩年,我們國家啟動了第二次國際商業發射。
梁天的爸爸媽媽在澳星B1發射的那天下午給他打電話:“天天,爸爸媽媽鞭炮都買好了,等會兒車間主任也要來咱們家天台一起看直播,不會最後有什麼意外吧?”
梁天知道爸爸媽媽的擔憂來自哪裡。
就在幾個月前,1991年12月28日,東方紅二號通訊衛星,也就是後來人們常說的【中星四號】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衛星,在發射之後,未能成功進入預定軌道,導致發射失敗。
在這之後,國內有一種非常強烈的聲音,反對對澳星B1的發射進行直播:【壓力太大,最好不直播。】
幾經波折,最後還是做出了直播的決定。
電視直播的衛星通訊車從華北開到了西昌,一切準備就緒。
梁天沒有正面回答爸爸媽媽的問題,而是來了一句:“這次發射定在6點40分,回頭新聞聯播也是要直播的,你們見過新聞聯播直播過失敗嗎?”
梁天的爸爸媽媽反應了一下:“確實是沒有。”
說服別人是需要很多技巧的。
而這些技巧裡面,最簡單的,就是用對方腦海裡面,已經認定的觀念。
還有什麼,是比【用你的邏輯來說服你自己】,更為直接和有效的?
1992年,梁天家所在的這片區域,家家戶戶都已經有了電視機。
但大家還是喜歡聚集在天台,看衛星發射和申辦奧運一類的重大直播,方便解釋之後直接開始慶祝。
那種心態,在現在看來也是有點奇怪。
就好像晚一秒出來慶祝,就會落在人後。
全國各地,好多城市的天台,好多農村的祠堂,都和梁天家的一樣,成了人們臨時聚集的地方。
梁天的爸爸媽媽會打電話給梁天表達心底的擔憂,是因為他們一直都特別關注航天,也知道幾個月前中星四號的發射失敗。
其他離航天更遠的人,大都還沉浸在,亞洲一號和亞運會都空前的成功裡面。
民眾都在以一種自信昂揚的心態,觀看衛星發射直播。
絕大部分人,都沒有想過會有失敗的可能,以為就是走個“過場”。
該說不說,那個時候,有能力發射國際商業衛星的發射場並不多。
委託方休斯火箭公司,能夠做的選擇也不多。
這一次,攜帶澳星B1升空的,是一款叫做長二捆的全新運載火箭。
這款運載火箭開創了地球商業發射史的一個先河的——休斯公司在和我們國家簽署衛星發射合同的時候,長二捆還只是一張草圖。
這裡說的草圖,是手繪的,非常初級的示意圖。
與其說是一張圖紙,不如說是一張國畫,在主火箭的箭身周圍捆綁4個助推火箭,取了一個學名,叫“長征二號E型”。
就僅僅只是一個設想,完全都沒有進入到正式研發的階段。
當時的中國航天人,就是拿著這樣的一副構想草圖,開始“紙上談兵”,參與澳洲第二代國家通訊衛星系統的招標。
然後,還中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