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邊讓而言,他自己雖有些才名,卻尚未出仕,無錢財聲望,。
同時,因為有一個大名士郭泰對他那有些偏頗的評價,讓他在士人中,還是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二子英才有餘,而並不入道,惜乎!”
他雖然有名氣有才華,可這句“不入道”,卻是讓他原本的出仕之路中斷,讓不少人對他的評價也差了不少。
正是因為這般,邊讓才會想著外出散心,遊歷大山名川,觀閱人世冷暖,以便磨礪他的性子,增加自身的積澱,讓自己能夠洗去鉛華,不至於被繼續看低。
即便是評價有失偏頗,但邊讓更希望能夠提升自己,憑藉著真才實學,讓那些貶低自己的人刮目相看。
而此次遊歷到冀州,邊讓的盤纏已是所剩不多,這不得不縮衣減食,最終更是導致氣血虧虛,暈倒在了街頭。
若不是碰到了劉珌,邊讓也不確定,他可能還會面臨什麼危險的狀況。
微微地點了點頭,邊讓感激地說道:“多謝公子。在下身體不便,還請公子見諒。待在下的身體好轉了,再向公子鄭重道謝。”
對於這話,劉珌也是點了點頭,並未拒絕。
不過,劉珌還是客氣地說道:“這倒是不急。邊先生還是養好身體最為要緊。”
想到了郭泰這個大儒,再看著邊讓年紀輕輕卻有些落魄的樣子,顯然是郭泰對邊讓的評價,讓邊讓也受到了些影響。
沉思了一會兒,劉珌還是狀似無意地說道:“不管外人怎般說,只要行事為人對得起天地良知,那便可無悔。至於外人如何評說,又有幾分是真實正確的呢?”
聽了劉珌若有所指的話,邊讓微微皺了皺眉頭。
難道,劉珌所說的,是他所想的那般?
可劉珌才這麼小的年紀,竟會懂得這些大道理?
這未免也太讓他汗顏了吧?
不過,這疑惑也是一眨眼的功夫,邊讓便恢復了過來。
有些複雜地看向劉珌,邊讓還是說道:“公子言說的,屬實在理。在下受教了。”
儘管也些微的不太適應,但邊讓細細一想,劉珌說的話,也確實是有道理。
他終究還是被那些流言蜚語影響得太多,有些失去了自我。
這可不是什麼好事。
有一種醍醐灌頂之感,邊讓不得不承認,他是鑽了牛角尖了。
這段時間在放逐之中游歷各地,其實也是他自己想不開,庸人自擾。
如今被挑破,倒是讓他好受多了。
看著邊讓詫異的目光,以及臉色的不斷變化,劉珌也不急著讓邊讓想通。
因為還要趕時間回府去,劉珌微微笑著向邊讓說道:“邊先生且先休息,小子便先回去了。”
說完,又囑咐王仁好生照看邊讓,劉珌便先離開了。
沒辦法,他這個小身板,搬起事情來,實在是太不方便了。
就像剛剛,他就是說了幾句開導的話而已,就使得邊讓被驚到了。
要是再做出什麼異樣的事情來,那豈不是更糟糕。
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他再著急,也得一點一點地長高長大,時間還長著呢。
默默吐槽著自己,劉珌帶著韓當,再次離開了莊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