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人、軍法。
無論是哪一種,原本都是不應該出現的。
不允許劫掠是從平復南朝開始就做出的決策,但是到目前為止,真正能夠做到的卻少之又少。
搶掠依舊存在,殺人的事情也始終沒有消減。
打仗哪裡有不死人的?
可是誰都不願意在城池的歸屬權已經確定下來之後死人。
尤其是原本在城中居住的人。
可是今天他們親耳聽見那位女將軍說,不許魏軍劫掠,不許魏軍殺人。
但也有人不信。
“你確定你沒有聽錯?魏軍的將領怎麼會說這樣的話?”有人高興了,就有人質疑。
被質疑的人倒是沒有生氣,而是指了指自己的耳朵,感慨萬分:“她不是魏軍,不是胡人,是夏人。
“我親耳聽見的,女將軍姓陸。她的祖父,是陸縣公。”
姓陸的縣公不止一個,但在望蔡說起來,指的是誰大家心裡都有數。
沒去的人一時之間怔住了。
“我作證。”一旁的另一個人連忙說道:“我也聽見了,被殺的那個說的,說她別因為自己是漢人就對我們下不去手。”
被殺的人都這麼說了,基本上就已經可以確定真實性了。
“你是說,她時陸縣公的後人。”
有人怔了一怔。
“是,她的祖父,正是陸縣公。”
陸縣公啊。
當年的陸青年少成名,三十六歲受封縣公,封地正是在望蔡。
雖然他幾乎不曾在望蔡常住過,但那時候的陸青正是大勝而歸、意氣風發的時候。
為了見這位英勇的郎君,整個望蔡萬人空巷。
年紀大一些的現在都還記得當時的熱鬧,小輩兒也幾乎都聽過。
怎麼能不記得呢?望蔡縣公陸青,本來也是一個很好的人啊。
而今望蔡縣公去世很多年了,可是因為有他在,他的遺德,依舊護佑了整個望蔡。
他的後嗣為此約束魏軍,不叫魏軍在城中搶掠,也不叫魏軍殺人。盡其力來護著他們。
聽聞訊息的人大多都為此感慨,更加在心中記陸氏的好。幾乎將原本的朝廷都忘記了。
一眾人說著陸懷舒和陸青的好,一道結伴往回走。
當天晚上訊息就在城中傳揚開了。
有人質疑不信,但也有人覺得此事是真的不會有假。
陸懷舒的身份、來歷隨之在城中傳揚開來。
等到第三日一些明顯受過刑、有傷在身的將士將搶了的東西一一都送了回來,還有好幾個人跟著看守;還有殺了人的首級都懸在了城牆上的時候,原本不信的人也都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