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青看著許廉的目光中也帶著幾分異彩。
當一個人展現出自己的才華的時候,往往是光芒萬丈的,即使這個人之前並不算出色,尤其是許廉這種本來顏值也不差的人,此刻更是讓唐小青有些挪不開眼。
作為從小入了儒家的讀書人,唐小青最佩服的就是同齡人裡的才子,之前雖然對許廉這個二哥也很尊敬,但那是因為他們是患難之交的關係,對於許廉看似並不算厲害的才學,唐小青也表示遺憾。
可是今天一番表現,唐小青是真的震驚了,許廉難道真的是什麼都行?如此的詩詞都能創作而出,這哪裡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事情?
看來許廉還真是有才學的人,自己這個二哥的確是配得上自己。
想到這裡的時候,唐小青忽然面色微紅,啐了一口自己,自己在胡思亂想什麼?
“但是賢弟,這詩詞之中的意境貌似不太符合我們史書之中所記載的戰場啊。”唐顯祖忽然有些疑惑的問道。
啊這......
許廉有些發楞,這打仗還分什麼記載嗎?哪有一模一樣的戰場啊,這多了一些藝術加工的東西難道不好理解嗎?
唐小青接過話茬道:“對哦二哥,史書上所記載的戰爭,一般都是將軍率領精銳鐵騎橫掃敵人的事情,類似如此淒涼的徵兵打仗,的確是沒見過。”
額。
我懂了。
原來如此啊。
這一世的許廉自小就看了不少大乾皇朝的史書,事實上也的確如此。
在大乾皇朝的史書記載中,基本都是類似唐小青所說的那種,大將軍率領精銳碾壓敵方的情況,以振大乾皇朝之軍威,基本就是這樣。
類似於許廉所說的這種詩詞,倒也不是沒有,而是角度不同,真正在這些王公貴族子孫所讀的詩詞之中,怎麼會出現那些平民的悲涼,不是不讓他們看,而是看也看不懂。
許廉想了想,解釋道:“我自幼讀書不少,自然瞭解大哥和三妹說的事情,只是我這次想要換個角度來寫東西,你們想想,是不是所謂的戰爭悲涼,都是寫百姓如何吃苦的東西,而從沒有寫過那些兵卒?”
“的確如此。”
唐顯祖和唐小青想了想,一起點了點頭。
百姓是個最直觀的東西,因為皇城中也都是百姓,他們經常接觸,對於百姓的喜怒哀樂和生活百態自然都是有所瞭解。
而兵卒......
他們即使知道,也無法感同身受,因為他們都沒做過兵卒,也沒上過戰場,不知道他們的悲哀。
許廉道:“穆師留言讓我們寫戰爭悲涼,我想大部分都是寫百姓的悽苦,而我不同,不只是百姓,而是在兵卒的角度上來描寫,那些沒有修行過便被抓到戰場上當做兵卒的普通人,到最後十有八九就是戰死沙場,有家不能回,甚至死訊都傳不回去,想來,這才是最大的悲涼所在,只是和百姓不同的是,他們也曾是百姓,而到最後,他們為了百姓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