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單單是肖夢瑤有這樣的想法,林婉清同樣是用既擔憂又埋怨的眼神瞪了瞪蘇言。
這個傢伙,就不能收斂一些?
真是讓人不省心。
看到蘇言一副老神在在,絲毫不在意的樣子。
林婉清更是恨鐵不成鋼般,恨不能給他兩耳光,把他打清醒來。
也不看看這是什麼場合,這是你能隨便撒歡的地方?
與林婉清她們關心的擔憂不同,賓客們聽到蘇言這首詩後,更多的是幸災樂禍地等著看好戲。
特別是與蘇言有隙的林家興,此時心裡更是樂開了花,這小子自尋死路,真是老天爺開眼。
眾多賓客中,唯一替蘇言擔心的竟然是喬德文。
畢竟他在蘇言身上可是下了血本的。
如今蘇言作死般,弄出這麼一首詩。
喬德文這心裡,又是一陣的肉疼,萬一蘇言被攝政王降罪,自己那五個貌美侍女,不就陪他一起去見閻王了?
一招錯,滿盤皆輸。
喬德文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
攝政王攻下荊都後,之所以沒有自己當皇帝。
無非就是怕被世人的口水給淹沒了,皇叔篡侄子的皇位……
如今蘇言竟然在今晚這樣的場合,當眾捅破了那層窗戶紙,萬一攝政王礙於悠悠之口,砍了蘇言的腦袋,不是沒有可能。
畢竟有些事情,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然而,就在眾賓客們看好戲般等待一個結果時,大堂攝政王那裡,卻是沒有任何的表態傳出來。
竟然是不賞不罰!
攝政王這一沉默,代表的意義非凡。
賓客們無不面面相窺,以眼神交流心底裡的震驚。
他們還沒傻到想蘇言那樣,把事情擺到檯面上來說,尤其是這樣的場合。
今晚的賓客,大多是官場、商場上的老油條,深諳謹言慎行駛得萬年船的道理,豈會輕易表態站隊。
不過,像肖夢瑤這樣的聰明人,卻已經想到了另一種可能。
這時候的攝政王,需要有人站出來,引導言論,蠱惑人心,讓他可以名正言順地‘舊貌換新顏’。
攝政王手握大權是沒錯,也有那個能力隨時登上皇位。
然而對於攝政王來說,暴力地把小皇帝踹下龍椅,與眾望所歸地禪受皇位,其中有著天差地別。
如何讓小皇帝禪讓皇位?
由攝政王去逼迫,與由權貴們、百官們去勸說小皇帝,其中的區別同樣有很大的不同。
心中想到這些,肖夢瑤心裡不由地讚歎,難怪父親說,我不如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