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客廳中忙碌的侍女不知何時已退去,茶几上的醒酒湯也由熱轉涼。
董卓原本有些暈乎的腦袋也逐漸清醒起來,不過看蔡邕那模樣到還有些許醉意。
董卓戎馬一生,無論是體質還是酒量明顯要高出蔡邕一頭。
方才蔡邕一陣噼裡啪啦的解釋,口乾舌燥,正要端起醒酒湯喝上一口,發現湯已涼了。
“宴上已吃了不少酒肉葷腥,在喝著涼湯怕是要鬧肚子。”蔡邕輕聲嘟噥了一句,又將端起的湯碗又放了下來。
“哈哈哈。”董卓放聲大笑,“伯喈何必如此,吾在命人奉上熱湯便是。”
蔡邕搖了搖頭,“夜已深了,何必再勞煩下人,明公若是無事,那邕就先告辭嘍。”
看蔡邕這樣子是準備回府了。
“且慢,且慢。”董卓又攔住了蔡邕。“伯喈且慢,方才法正之事,除了收其為義子外,吾心中還有一策。”
天下之大英才何其之多?蔡邕有些搞不明白董卓為什麼糾結在法正身上。
不過既然董卓這麼說了,蔡邕不得不靜待其講完,只是蔡邕望向董卓的眼神已有些幽怨了。
咳咳。
應該是睡意上頭,眼神茫然。
雖說大半夜的拉著蔡邕這個六旬老人議事有些不厚道,不過董卓還是厚重麵皮開口道:“伯喈,世家大族之間相互聯絡,其中最多者是以聯姻為主吧。”
蔡邕此時愈發覺得頭昏腦漲,看著董卓都出了重影,不過還是回道:“嗯。”
“不同的兩個家族聯姻,待後代出生後便有了血脈聯絡。”
“呵。”蔡邕輕笑一聲,搖了搖昏沉的腦袋,“不過家族聯姻也只是個紐帶而已,家族來往還是要其族內如何決定。”
“有些個姻親反目成仇的也不在少數。”
董卓點了點頭,忽然像是想到了什麼,拍了拍額頭,驚呼道:“琰兒已是適婚年齡,吾竟忘了此事,不知琰兒婚事可曾定下?”
言罷,董卓不著痕跡的瞟了蔡邕。
蔡邕聽董卓說到女兒蔡琰,掠了掠鬍鬚,笑道:“明公勿慮,邕早已為琰兒說好了婚事,只待成親即可。”
“呀?!”董卓詢問道:“不知說的是哪家的俊才?”
蔡邕笑道:“說的乃是河東衛家之子。”
董卓聞言,心中暗躊道,果然是河東衛家,應該是衛仲道那個病秧子了。
河東衛家算起來也是漢朝的名門望族。
其祖上最有名的便是大名鼎鼎的衛青,還有被漢武帝立為皇后的衛子夫了。
只不過這多年過去,衛家已經沒有了當年的鼎盛,已經逐漸沒落了下來,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就算是沒落的衛家也不是一般小家族能夠比擬的。
董卓可是記得蔡琰嫁給衛仲道沒多久後,她的這位夫君就病死了。
如果說是成親後染病病死,那隻能說是蔡琰倒黴,運氣不好。
但如果是蔡琰還未成親前這個衛仲道便染病在身,那衛家的行為就有待商榷了。
善意的去想,可能是因為如今醫學不夠發達,所以衛家對衛仲道的病情估計有誤,才導致了他年紀輕輕便病逝。
惡意點去想,無論是衛家為了攀附到蔡邕這個尚書身上,與蔡家搭上關係也好,藉助蔡邕的名氣也罷。
若是故意為了家族利益隱瞞真實情況,那簡直就可惡至極!
當那木已成舟時,最後就算蔡邕發覺不對勁,生米煮成熟飯了熟飯他也無可奈何。
雖說如今寡婦再嫁也是常有之事,但蔡邕的身份放在那裡,肯定是比較麻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