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國明星在國外四處鍍金,似乎成為了一個慣例。
這些歐美本地的居民們,經常會看到有完全不認識的華國明星舉辦大型演唱會,在街上玩快閃,甚至是在維也納金色大廳這樣的地方舉行一些活動。
一開始,這些歐美的觀眾們還會好奇的去觀看一下。
但久而久之,人們也都對華國明星的這種行為麻木了。
甚至很多歐美的民眾們非常不理解。
你這觀眾一半都是從自己國家追著來的粉絲,你為什麼不在你們國家舉辦演唱會?
但倒是可以接受。
每到華國的明星來到自己國家辦演唱會,這些本土的民眾就知道,兼職來了。
去聽個不知所云的無聊演唱會,裝作一下國外的追星族,或者是在快閃的時候配合一下,就有十歐元到二十歐元的兼職收入,這不就是天上掉餡餅嗎?
所以,當威尼斯的群眾們看到即將表演的人是一名亞洲人,便不自覺的將亞洲人代入等同於華國,再聯想到那些前來鍍金的華國明星。
哦!我瞭解了!
鮮有觀眾對李文音會產生興趣。
反正我吃我自己的,只要你的演奏不至於讓我吃不下飯就行。
但在距離廣場表演處最近的一片群眾聚集區卻完全不同。
雖然認識這一群古典音樂大師的人不多,但在交流之中說一說,倒是也都有了一些瞭解。
“哦上帝,這個年輕人是誰?怎麼會讓阿貝爾先生這麼興奮?”
“阿貝爾?”
“對啊!法國非常著名的音樂家,之前帶領巴黎愛樂樂團來威尼斯演出過的,記不記得去年的狂歡節?就是那一次!”
“這麼厲害?!”
“對啊,不止阿貝爾,你看那一桌,基本都是古典音樂界響噹噹的人物......”
“好奇,這小帥哥到底是誰啊?”
“我靠,你不知道嗎?被稱為華國小肖邦的李,很厲害,很有名的!”
“......小肖邦?我什麼音樂都聽,怎麼沒聽過他?”
“......你沒聽過他名字,你聽過魔王嗎?你聽過嗎?”
“聽過啊......”
“就是他寫的!”
“臥槽???”
無論臺下的觀眾在想什麼,李文音卻已經笑著舉著琴,走到了這群大師的附近。
雖然時間上有些不對,但這首曲子在這一刻倒也是很應景。
螢幕之上的右下角打出了游標名。
!
觀眾們一愣,旋即真正開始好奇了起來。
當一個外國人,要為自己國家的一些知名節日,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來寫歌,肯定一時間會受到許許多多的關注,而觀眾們的耳朵也頓時會變得挑剔起來。
輕柔的琴聲伴隨著樂隊柔和伴奏輕輕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