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而被美國媒體借力打力的反擊回去,愛德華在BLM大樓爆炸案中的行動被拔高為合眾國司法文明與司法公平的最佳表現,即哪怕是罪大惡極的人也享有申訴和辯護的權力;
然後反過來嘲諷俄國人的法庭上高呼“吊死他,吊死他”的KGB啦啦隊。
俄國人好容易積攢起來的一點人氣,立刻又被一棍子抽到九霄雲外。
不過顯然他們也不擔心,愛德華敢肯定,那篇批判他的大字報肯定早就被翻譯成俄文寄回莫斯科。
會有人來稱讚這篇文章是“在敵人的心臟處痛斥資本主義司法破敗不堪,維護了蘇維埃的尊嚴與自信”
沒準還會有,諸如“文字犀利,邏輯清晰,讓敵人感到肝膽沮喪,”之類的肉麻吹捧。
……
俄國人威脅要退出比賽。
愛德華這兒沒啥反應。
FAKENEWS立刻坐不住了。
要知道,取消是不可能取消的,一輩子都不可能取消的。
因為fakenews早就把相關的廣告賣了個好價格,錢都已經入賬,現在要取消?
退錢?
萬萬不行!
錢只能進來,不能出去!
這種違背祖宗的決定,資本家絕對不能做!
不過話說回來,連媽都沒有,資本家哪兒來祖宗啊……
還是那句話,取消是不可能取消的,絕對不能取消的。
這也說明蘇聯人的情報能力並非一無是處,至少美國隊的準備內容,對方是一清二楚的。
愛德華和記者還是有神父大人,一開始都沒做什麼保密工作。
因為在他們看來,雙方的攻擊點和大致論據其實都是明牌,無非是比賽誰的嘴炮功夫強。
至少在質證方面,美方是有絕對的信心碾過對方。
顯然對方也不傻就是了。
FAKENEWS高層連忙親自出馬,去找俄國人談價錢。
其實,俄國人這邊也就是故意刁難一下。
畢竟在資本主義社會的心臟宣傳偉大的蘇維埃並且痛斥資本主義的虛偽,獲得資本主義被剝削的民眾的熱烈掌聲。
這種文字寫到述職報告裡,可是非常光彩照人的事情,至於輸贏,咳咳
贏了固然好,但若是真輸了的話,塔斯社和《真理報》會在境內宣佈蘇聯隊才是真正的獲勝者的。
蘇方漫天要價,fakenews就地還錢。
雙方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很快達成了妥協。
具體細則是:
雙方都可以向對手問一些問題,但絕對不能是“質證式的問題”。
至於什麼是“質證式的提問”,俄國人的回答倒也直接了當“對於一個問題,最多進行連續兩層的追問。”
這讓愛德華非常不舒服,自己最強大的武功被對方廢掉一大半。
質證的精髓就是透過不間斷的追問,層層深入,迫使對手露出邏輯漏洞。
兩層追問……這不是玩具槍打犀牛皮麼。
面對狡猾的俄國人,連撓癢癢也算不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