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思殿的後面有一個蹴鞠場,只是已經荒蕪了很久了。
薛白入主大明宮以來幾乎就沒在這裡踢過球,但有時會過來跑馬。
因為場地夠大、容不下刺客,隨侍的宮人們可以放心讓他獨處,這令他覺得偌大的宮城像是隻有這裡才只屬於他。
這天,顏真卿過來時,薛白正在費力地把一塊巨石搬到樹蔭下。
“陛下在做什麼?”
“搬條凳子。”
顏真卿忍俊不禁道:“宮殿裡多的是舒服的凳子,陛下何苦非要搬一塊硌人的石頭?”
薛白一時也答不上來,但也沒停止手上的動作,等終於把那塊巨石搬到樹幹邊了,他已是滿頭大汗。
舒了口氣,在石頭上坐下,他才答道:“因為我就是想坐這裡。”
“陛下只需吩咐一聲,自然有人搬好。”
“不想讓太多人過來。”薛白道:“丈翁養過貓嗎?”
“沒有。”
“貓與你再親,它也需要有個地方只屬於它自己,也許,人也一樣。”
“全天下都是陛下的領土。”
“不過是那麼一說罷了,賦予君主權力的說法。”薛白道,“我能躺的也不過是這幾尺之地,宮城裡每個地方都有人在眼前走來走去,不管是睡覺也好、洗澡也好,這裡安靜些。”
顏真卿搖了搖頭,對薛白奇怪的癖好不以為然,說起了正事,道:“靈武的訊息回來了。”
薛白今日不在宣政殿待著,獨自跑到這裡來,似乎是對這件事並不關心,但聞言還是臉色凝重了些。
“僕固懷恩反了嗎?”他問道。
也許是因為在這個場合下,顏真卿沒有恪守臣子該有的恭謹,不僅沒有馬上回答,而是反問道:“陛下不是很確信僕固懷恩不敢反嗎?”
“哪有什麼是確定的。”薛白道:“事情在沒發生之前,誰都不能預料到結果。”
他一直以來表現得非常堅定,說白了他只是知道原本唐廷縱容藩鎮的做法是錯的而已,可自己做的是對是錯,他其實也不知道。
“陛下不猜猜?”
“丈翁就直說吧。”薛白道,“這件事我是力排眾議,若錯了,也做好了承擔後果的準備。”
“他沒反。”顏真卿從袖子裡拿出奏摺遞上前,道:“這是郭子儀的奏章,僕固懷恩父子已交出兵權,奉旨回京了。”
薛白接過看了,郭子儀的行文很簡練,絲毫沒提僕固懷恩的小動作,只說了結果。
另外提了一句僕固懷恩患了背疽,因此耽誤了政務,導致朝廷對他有了誤會,實則他忠心耿耿。
事情以如此平淡的方式了結,很多情緒似乎都迅速消退了,那些爭論不休的聲音一點點小了,直到漸不可聞。沒有誰贏也沒有誰輸,好像一開始就沒有起太大的波瀾。
就只是朝廷召僕固懷恩回朝,僕固懷恩領旨了而已。
“那就讓郭子儀領朔方軍出兵河西吧。”薛白道。
“政事堂已擬了旨。”
“好。”
顏真卿沒有離開,又道:“僕固懷恩不日就要到長安,他的背疽,李遐周似乎有辦法一治。”
薛白搖了搖頭,道:“治不了。”
“陛下,不論僕固懷恩做到何等地步,在明面上看來他並未謀反,而是奉旨即歸京,可以作為藩鎮的表率。”
“朕知道,從結果上看是這樣。”
“如此,陛下若能遣人治好他的背疽,各地節度使亦可體會陛下的聖德,知進京是好事而非壞事。”
薛白聽了,依舊搖了頭,淡淡道:“治不了。”
顏真卿道:“僕固懷恩氣量小,若陛下展示大度,懷仁於他……”
薛白抬了抬手,止住了後面的話,道:“不論明面上的結果如何,朝廷有朝廷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