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綁了李懷秀,道:“走,押去見郭節帥。”
“慢著!”
渾瑊把長槍往地上一敲朗聲道:“雍王爵位最高,又是他指揮我等大破契丹,自是該去見雍王!”
雖然他不可能支援雍王謀篡,但他是被薛白以親衛的名義調到河北戰場的,立了戰功,當然得算這支親衛軍的,否則事後論功行賞,吃虧的是他的同袍。
作為將領,他的集體榮譽感是很強的。
擒下契丹可汗,確實也極為榮耀。
“萬人敵!萬人敵!”
待押了李懷秀回營,大營中歡呼聲陣陣,渾瑊終於也如李晟一般,年紀輕輕就奪得了萬人敵的稱號。
各將領凡是歸營奏事,無不詢問“雍王麾下的猛將渾瑊是那個?”
軍中同袍們圍著他不停誇耀、請教,聲音就沒有中斷過。
“你們不知契丹突然殺來,大軍差點就戰敗了,渾瑊一人殺入萬騎之中……”
一直熱鬧到了天明,渾瑊忽然發現薛白在聽了一樁彙報之後面露憂色,連忙跑上前待命。
“雍王,末將還能戰。”
“並無戰事,且去歇著吧。”
渾瑊覺得這不是軍令,也不去歇,依舊立在旁邊待命。他此時正興奮著,如何睡得著?
聽了一會,他方知是如何回事。
原來是雍王認祖歸宗前的那個弟弟薛嶄,不聽軍令,擅自跑去追擊史思明,一夜了還未歸來,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此事讓李光弼軍中各級將領都很難辦,記功也不是,記過也不是。
薛白的表態則有些不近人情,讓軍中依軍法處置便是,因薛嶄不聽軍令,若二日不歸,就依逃兵來辦。
渾瑊見此情形,心中的興奮感頓時就消了許多。
他雖立了大功,可雍王卻在這一戰中損失了一個至親兄弟,而且,非但不能追賞戰功,還得問罪。
當日,唐軍忙著收拾戰場、清點戰果,各路追擊的兵馬相繼歸營。
因郭子儀的有效指揮,逃散的叛軍對周遭的侵擾被降到了最低。
至此,一場持續了快兩年的叛亂幾乎要被平定了。
說是幾乎,乃因它確實還存在著一些變數,比如營州還未歸降,假設史思明逃回營州,未必沒有捲土重來的可能。
又忙了一夜,繳獲的軍器盔甲相繼清點入庫,俘虜也安置妥當。
北營,郭子儀終於得空,與李光弼見面商談。
“此戰雍王是首功,此事只怕是否認不了啊。”
李光弼道:“平叛大計由雍王所定奪,封常清千里奔襲出於雍王首肯並向朝廷擔保,再加上大破契丹援軍之功,擔得了首功。”
郭子儀無奈道:“他帳下擒來的那位契丹可汗,比得來你我俘虜的萬人。”
“是想說獻俘一事?”
“不錯,若是獻俘,則其威名天下皆……”
話才說到一半,帳外忽有了大動靜。
郭子儀為人警覺,當即停下議論,掀簾而出,去看發生了什麼。
“何事喧譁?”
“節帥,擒住史思明瞭!”
“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