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楊齊宣再無才學,也知道“讒惑”“佞臣”不是什麼好詞,不由大怒,喝道:“啖狗腸,你耍我?還不把他拉回去?!”
差役們遂上前拉李白。
李白已經寫完了一首詩,此時詩興上來,又寫了下一首。
這些人過來拉他,他也不管,手中提著毛筆對著空中奮筆疾書,一邊虛寫,一邊朗聲高吟。
“秦皇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飛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
與他前一首詩一樣,這首詩開篇也是盛讚了天子的英明神武。
然而,筆鋒一轉,大逆不道之言再次傾洩而出。
“刑徒七十萬,起土驪山隈。”
“尚採不死藥,茫然使心哀。”
“……”
“夠了!”王客同大吼道:“堵住他的嘴,堵住他的嘴!要尋死別在我華陰縣署!”
旁人聽不出李白這詩有多狂妄,他卻一聽就嚇得魂飛魄散。
此詩表面說的是秦始皇,從雄才大略、功績非凡,到窮奢極欲、慾令智昏的過程,實則說的是秦始皇嗎?罵的是當今聖人啊!
“給我堵住他的嘴!堵住!”
王客同發瘋一般衝上前,親自伸出手,死死摁住李白的嘴。
他看到李白還在笑,眼睛裡有種慵懶卻又狂放的喜悅,像是在譏嘲他這種摧眉折腰侍權貴的碌碌之人。
但不論如何,他總算把李白的這首破詩堵住了。
下一刻,又有人在吟詩。
“徐福載秦女,樓船幾時回?”
“但見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這幾句是接著李白剛才吟的句子,講秦始皇至死都沒看到徐福回來,那樣雄才大略的始皇帝,一再被方士所欺,只留下一堆寒冷的骨灰,就像是當今聖人沒能在華山祈得長生。
西嶽祠都被燒了,居然還有人敢諷刺聖人?
眾人皆害怕,噤口不答。
李白則是錯愕了一下,他這首詩後面正打算這般寫,但卻還未宣之於口,沒想到竟有人能念出來。
他努力扭頭瞥了一眼來人,眼中便有了笑意,心想世間詩才可與自己相比者,對方或算一個,可謂是心念相通了。
王客同繼續捂著李白的嘴,同時也在轉頭看去,只見一個俊逸少年撥開人群,走了過來。
“何人放肆?”
“薛白。”
“給我拿……”
王客同話到一半,忽然意識到眼前這人是誰。
他當然聽過薛白的名字。
於是,他轉頭看了楊齊宣一眼,令他驚訝的是,原本意氣風發的楊御史正在發懵,像是沒想好怎麼做。
“聖人從不因言興罪。”薛白道:“太白兄不過是題兩首詩,請王縣令將他放了。”
“這不是題詩之事,是他縱火燒了西嶽祠。”
薛白道:“可有證據?”
“西嶽祠失火之時,李白就在華山之上,他醉酒誤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