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煒正在整理規劃日軍的戰術,日軍的戰術從班組戰術講起,一直講到中隊級。
從班組開始講,緣由是因為國軍的戰鬥力不如日軍,通常情況下,一個班的日軍就能牽制住國軍的一個排甚至一個連。
國軍和一定編制的日軍對抗,自己的編制必須要達到比日軍高出一到兩個層次的地步,這才有膽子和日軍對攻。
張煒把日軍基層部隊的慣用戰術,裝備,人員編制,到攻擊隊形,戰術等等儘可能的完整總結下來。
結合他前世在網路上的記憶,加上今生的實戰經驗,蒐羅起來足夠編成一本小冊子了。
教導大隊自己改進的戰術教材和步兵操典小冊子,準備叫師部油印出兩百份,分發給軍校生們作為教材。
張煒編印的日軍裝備編制則不打算大規模影印,只在課堂上講解。
講課就要老師,老師嘛,教導大隊的軍官就是現成的老師,張煒合計後,邱偉和自己可以去講戰術,給軍校生們上課,因為邱偉和自己的受軍事教育水平,作戰時間和資歷,是大隊裡最好的,給軍校生們上課剛好。
穆超的科班教育水平比張煒和邱偉差不了太多,但就其在歷次戰役中的表現來看,他的性格比較急躁,比較“愣”,這一點上看,他不太適合搞課堂教育,教學生,做老師必須要耐心嘛。
鄭軼群無論是戰術指揮水平還是戰鬥經驗都不如張煒,邱偉和穆超,他是鐵定不能去給學生們上課了。
張煒和邱偉給軍校的學生們講戰術,講課。
穆超和鄭軼群,負責帶領他們進行實際操作演練。
講不了戰術,帶演練還是綽綽有餘的。
演練就是除了文化課外戰術課程的另一部分—操課,是實際操作的部分。
穆超和鄭軼群要帶軍校生們從基礎武器的使用開始操作各型武器裝備,瞭解各類裝備的情況和具體編制。
軍校生們在學校的實際操作太少,一個步兵科畢業的學生,步槍子彈只打過幾十發,輕機槍,擲彈筒沒打過,重機槍打了幾十發,迫擊炮打了兩三發,這種水平,能當好基層排長嗎?
新二十二師師部專門給軍校生運來了大批訓練彈藥,張煒的指標,每個軍校生必須學會中正步槍,捷克式輕機槍,二四式重機槍,民二十年式迫擊炮,二七式五零擲彈筒,二八槍榴彈筒這些現役裝備的使用和操作。
步槍彈,每個人要打上一百發以上,其他武器也不能少打。
軍校生要做排長,排長是兵頭將尾,遭遇的戰場環境和一線士兵們沒有區別,所以做好一名戰鬥兵,才能當好一個排長。
武器實際操作之外,還有戰術演練,穆超和鄭軼群要帶著軍校生們把課堂上學到的戰術在戰場上實踐出來,而且和教導大隊的訓練一樣,儘量做到實彈化。
理論和實際結合,才能是有效的提高,逼真,實彈化的戰場環境可以讓軍校生們提前預習一下即將到來的實戰,免得到時侯被嚇懵。
很多軍校生一上戰場就陣亡,就是因為缺少實戰環境的鍛鍊,上了戰場被嚇得尿褲子,嚇得失去意識,甚至連躲避都忘掉了,最後的結局不難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