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敵人退了!”韓德興奮地說道。
“你可有受傷?”韓增急切地問道。
“末將並未受傷!”韓德自傲道。
“所部斬首幾何?”韓增笑問。
“這兩日裡本屯斬首七十七級!”韓德再次大聲答道。
“好好好,此役之後,你當可晉爵為官大夫!”
孝武皇帝為開財源,允許富戶巨室用錢糧換取爵位,導致民爵的成色飛快下降,實惠越來越少。
但對於韓德這種出身將門的年輕人來說,仍然有無上的吸引力。
大漢軍功爵位制度共分為二十一等,從低到高分別是:
公士、上造、簪嫋、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長、右庶長、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駟車庶長、大庶長、關內侯、列侯、諸侯王。
殺敵二人可封最低等的公士,殺敵五人可封上造,殺敵八人可封簪嫋。
在軍中任職與爵位息息相關,到了簪嫋才可以擔任伍長和什長,到了不更則可以擔任屯長。
在此次徵北之戰以前,韓德雖然名義上是韓增私兵部曲中的屯長,但爵位不過是上造,嚴格來說只能當什長。
而後往返數千裡,連送密信和詔令,亦可以算做戰功,所以晉升一級為不更,當屯長就名正言順了。
但是爵位到了不更之後,就不能再憑自己殺敵的數量晉升了,而要以所部人馬立下戰功作為標準。
從不更到公大夫之間的爵位,每斬敵三十三人可晉爵一級,如今韓德所部殺敵七十人,他可晉爵兩級,就是官大夫了。
有了官大夫的爵位,就可以擔任比屯長更高一級的隊率。
雖然隊率離校尉還有很遠的路,但對一個不到十九歲的年輕人而言,已是難能可貴。
有些人天生就要從軍,有些註定不能上疆場:不知道有多少兵卒斬殺第一個敵人之後,就會被噴濺出來的鮮血嚇住。
而像韓德這樣斬殺敵人絲毫不受影響的人,就是天生的將才。
韓增從榻上站了起來,笑著走到了韓德面前,上下打量了一番,確認自己的義子真的沒有受傷之後,更是欣慰。
天生的將才,也要能活下來,才能真正成為將帥。
“仍要小心,不可大意,不要逞能!”韓增提醒道。
“唯!”韓德再次激動地行禮道。
“今日,恐怕就是漆縣城下的最後一仗了,範賊兵鋒已頹,已經敗了。”韓增看向遠方叛軍的戰陣說道。
這兩日來,叛軍雖然接二連三地攻城,但氣勢一次比一次弱。
頭一次攻城的時候,是叛軍離勝利最近的一次,先鋒已經殺到了這城樓下。
然而,在那一次之後,叛軍就再也沒有取得這樣的戰果。
就像剛剛結束的這場戰鬥,叛軍剛剛登城,還沒有完全在城牆上站穩腳跟,就完全被趕了下去。
兩天下來,韓增所部傷亡兩千人,範明友所部傷亡五千人:叛軍沒有潰散,範明友已經是治軍有方了。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一支軍心本就不穩定的叛軍,士氣更容易崩潰。
如果韓增料想得不錯的話,今夜之後,範明友所部可能就要向北撤軍了。
“將軍,範賊叛軍既然已經是強弩之末了,為何我軍不乘勝追擊,畢其功於一役?”韓德急切地問道。
此役,韓增所部佔據了上風,軍心士氣更是遠遠勝過範明友所部。
如果主動出擊的話,有七成的把握取得了一場大勝,可以直接在泥水西岸徹底擊潰範賊叛軍。
在韓德們的眼中,那剩下的一萬多叛軍根本就不是叛軍了,而是唾手可得的軍功。
“縣官詔令中說得非常清楚,只讓我等守住漆縣即可……”韓增平靜地說道。
“戰場局勢瞬息萬變,縣官遠在長安,不知這城下的局勢,如果縣官在這城上,定然會下令讓我等夜襲的。”韓德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