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後,四個昌邑郎就抬著一個沉重木箱,走進了石渠閣中。
這個木箱的造型與眾不同,在大漢還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器物。
隨著它的出現,眾人的注意力有了轉移的目標,堂中本來有板滯的空氣,終於鬆動了許多。
這個木箱也就一尺高,半尺厚,用上好的楠木製成,通體漆成了硃紅色。
正面用隸書陰刻著“票箱”兩個篆字,背面則是一道團成圓形的黑龍紋。
這票箱的上方開著一個口,側面的箱門則用一把大鎖牢牢地鎖住。
一眼看起來,這票箱倒像是一個小小的監獄,散發著威嚴的氣勢。
黑底赤龍紋或者是赤底黑龍紋,如今出現的頻率極高——幾乎成了皇權和天子的象徵。
沉重的票箱落地的那一刻,傳來了一聲悶響,讓眾人心中一顫。
這就是票箱?又是一個新鮮的事物!
“樊克,給儒生團發票!”劉賀大手一揮地說道,自己重新坐回了榻上。
“諾!”樊克從自己的案下拿出了一個小漆盒,匆匆地來到了堂下。
漆盒開啟後,裡面是裁成了手掌大小的方形的紙,齊齊整整地疊著。
在眾人好奇的目光之下,樊克將票發到了每一個儒生的手中。
這些票自然也是用紙做成的,但是又與尋常的宣紙有些不同——白很多,挺括很多,厚實很多。
不似宣紙,但更像是樺樹皮。
票上一上一下印著“是”和“否”兩個字,除此之外,再也沒有任何的徽記了。
“既然諸公對刊印通行版經書一事,沒有再多的進言了,那就進入投票環節吧。”
“同意刊印通行版經書者圈‘是’字,反對刊印通行版經書者圈‘否’!”
“為了方便查驗,以防有人混淆視聽,需在票的背面寫上各位的名字。”
這是劉賀一個小小的把戲,他沒有選用更公平的無記名投票,而是選了記名投票。
如此一來,可以再一次杜絕儒生們陰奉陽違的情況出現。
若劉賀是下位者,定然會此舉心中大罵,但是劉賀是上位者,那立場自然也就不同了。
至於堂下的儒生,自然更不會對此在意——天子願意用這種方式來決斷,已經極其開明瞭。
“諸位愛卿放心,無人會因為辯經之事獲罪,只管放心投票。”劉賀溫和地給出了自己的保證。
“諾!”堂中的儒生紛紛應答。
投票畢竟是個新事物,雖然案上已經備下了筆墨,可是眾人卻不知道如何下手。
最後還是劉賀拿起筆,吧自己那張票上的“是”字圈上了,而後給眾人亮了亮,就命樊克替他投進了票箱當中。
挺括的新紙從投票口落入,傳來了清脆的一聲響動,整個過程看起來非常簡單,一目瞭然。
“諸位愛卿,請投票。”劉賀再次請道。
“諾!”
終於,儒生們紛紛拿起了筆,他們猶豫片刻之後,就在票上圈畫了起來。